南宋繁华去已遥,西湖花柳为谁娇。
自闻玉井沉香骨,无复龙舟载舞腰。
云里磬声黄叶寺,水心虹影赤阑桥。
太平歌管多游赏,人物于今仰圣朝。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然后根据对诗歌的理解,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诗歌的每句话的意思,再将每句话的意思放到全诗中理解其作用。最后注意分析诗歌中的意象特点。
这首诗前四句描写西湖的自然景色,后四句抒发诗人的感慨之情。
首联“南宋繁华去已遥,西湖花柳为谁娇”,点明时间背景是北宋灭亡后的南宋时期,写西湖的繁华景象。“繁华”是诗人眼中的西湖,“已遥”是诗人心中的西湖,“去已遥”是说繁华不再。“西湖花柳为谁娇”,写西湖的美景依旧,而往日的繁华却已经不复存在。
颔联“自闻玉井沉香骨,无复龙舟载舞腰”,写诗人听到玉井寺传来的梵唱,感叹自己早已失去了当年的豪兴。
颈联“云里磬声黄叶寺,水心虹影赤阑桥”,描绘西湖的美景。黄叶寺、赤阑桥都是西湖上的名胜古迹,“云里磬声”写出了寺院的幽静,“水心虹影”则写出了桥梁的壮丽,两句合在一起,描绘出了一幅美丽的西湖画面。
尾联“太平歌管多游赏,人物于今仰圣朝”,写西湖上歌舞升平,游人如织。这两句与开头相照应,表明西湖的繁荣只是一时的现象,而真正能令世人敬仰的是现在的圣明之朝。
【答案】
示例:
友人以西湖灵隐寺旧韵索和
南宋繁华去已遥,西湖花柳为谁娇。
自闻玉井沉香骨,无复龙舟载舞腰。
云里磬声黄叶寺,水心虹影赤阑桥。
太平歌管多游赏,人物于今仰圣朝。
译文:
南宋繁华不再,西湖的美景依然如昔。听到寺院传来的梵音,我不禁感叹自己早已失去当年的豪情。
云里传来阵阵梵唱,黄叶寺里的磬声悠扬;水中倒映着彩虹般的桥梁,赤阑桥下水面波光粼粼。
太平盛世,西湖上歌舞升平,游客络绎不绝;人们仰望圣朝,无不赞叹当今圣明天子英明。
赏析:
《西湖重游》是宋代诗人杨万里的组诗作品。此诗写杭州西湖的美景。诗的前半部分回忆昔日的繁华热闹,而后半部则抒写作者的感慨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