萝乃文,石其质,中有贞坚外无饰。
石乃质,萝其文,外有矜式中无闻。
中无闻,外无饰,弃深山,人莫识。
君不见邓林荆山楩楠璞玉天上材,斧斤锤凿难免工师菑。
何如寒藤瘦骨,蛟蟠虎伏老无用,千年风雨生莓苔。

【诗句解读】

  1. 萝石吟:这是一首以“石”和“萝”(一种植物,常被用作装饰或象征)为意象的诗歌。诗中通过赞美石的坚韧不拔与萝的美丽,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2. 萝乃文:“萝”,这里指的是一种藤蔓植物,常用来象征柔弱、美丽和生命的顽强。“文”则指其上的花纹或纹理,是自然界中的装饰品。诗中使用“文”来形容萝的外观,既表现了其柔美,又突显了其坚韧的品质。
  3. 石其质:“石”在此处代表了坚硬、稳重的特性,象征着坚强和不屈的意志。“其质”强调了石头本身的质地和特性。
  4. 中有贞坚外无饰:这句表达了虽然萝有美丽的外表(文),但其本质(质)是贞洁坚定的,没有外在的装饰和修饰。这种对比强调了内在品质的重要性,即使外表平凡,也能展现出不凡的价值。
  5. 石乃质,萝其文:这里的“石”再次出现,强调了其坚固的本质,而“萝”则代表美丽的外表。这两句诗进一步描绘了两者的不同特点,即石头坚实如一,而萝虽美却易变。
  6. 外有矜式中无闻:这里的“矜式”可能意味着外在形式或形象,“闻”则可能指名声或影响。这句话表明,虽然人们可能因为萝的外在美丽而给予它高度评价,但真正的内在品质却鲜为人知。
  7. 中无闻,外无饰,弃深山,人莫识:这句进一步强调了内在的价值往往不被外界所知或重视。诗人用“弃深山,人莫识”来表达这种被忽视和遗忘的感觉。
  8. 君不见邓林荆山楩楠璞玉天上材:这里的“君不见”可能是诗人对读者的呼唤,希望他们能认识到这一点。“邓林”、“荆山”、“楩楠”和“璞玉”都是指珍贵的材料,它们被视为上天赐予的礼物,具有极高的价值。
  9. 斧斤锤凿难免工师菑:这句描述了这些珍贵材料的加工过程,需要经过人工的斧砍、锤打等手段才能成型。这个过程是不可避免的,但同时也可能对这些材料本身造成伤害。
  10. 何如寒藤瘦骨,蛟蟠虎伏老无用,千年风雨生莓苔:最后一句是对前文的总结,表达了对于那些虽然外表不起眼但内在价值非凡的生物的赞赏。这里的“寒藤”、“瘦骨”和“蛟蟠虎伏”都形容了一种生命力旺盛、坚韧不拔的状态。同时,“千年风雨生莓苔”则暗示了这种生物经历了长时间的考验,依然保持着其独特的魅力和价值。

赏析

这首诗通过赞美自然界中的“萝”与“石”,表达了诗人对于内在价值与外在表象之间关系的独特见解。诗中通过对萝和石的不同描述,揭示了真正的价值往往隐藏在不起眼的外表之下,而外在的华丽往往不能掩盖其本质的真实。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美的赞美,更是对人性的一种启示——不应只注重表面的光彩,更要注重内在的品质和价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