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峰大禅师,佛日现真相。
长耳深眸青,圆顶毫光放。
得非惠远流,无乃汤休行。
了心岩壑中,寄迹云水上。
若人问所处,无住无来往。
兹夏忽相逢,石门古方丈。
翩翩山云衣,系以孤锡杖。
天龙为护持,泉石作供养。
时焚戒定香,遍阅华严藏。
从游诸弟子,一一大小朗。
我本尘蒙徒,心目稍清畅。
此意良有因,累日得闲讲。
行当谢不敏,作礼合吾掌。
普济在众生,功德不可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全诗如下:

赠云峰长老
云峰大禅师,佛日现真相。
长耳深眸青,圆顶毫光放。
得非惠远流,无乃汤休行。
了心岩壑中,寄迹云水上。
若人问所处,无住无来往。
兹夏忽相逢,石门古方丈。
翩翩山云衣,系以孤锡杖。
天龙为护持,泉石作供养。
时焚戒定香,遍阅华严藏。
从游诸弟子,一一大小朗。
我本尘蒙徒,心目稍清畅。
此意良有因,累日得闲讲。
行当谢不敏,作礼合吾掌。
普济在众生,功德不可量。

注释:

  • 云峰大禅师:指的是一位大和尚,也就是云峰寺的大和尚。
  • 佛日现真相:佛教认为佛的本性是不可变的,就像太阳的光明是不变的一样。在这里,“佛”代表真理和智慧,“日”代表佛陀的智慧。“真相”则指佛陀的真实本性。
  • 长耳深眸青:形容僧人的容貌和神态。长耳表示其听力好,深眸表示其目光深邃,青色可能意味着他的眉宇间有一种深沉而严肃的气息。
  • 圆顶毫光放:形容佛像的头顶部圆润,发丝如毫光般闪烁。这里用来形容佛像庄严、神圣。
  • 得非惠远流:意思是说这位僧人不是像慧远那样离经叛道的人。
  • 了心岩壑中:指僧人的心灵已经超脱于尘世纷扰之外,达到了一种空灵的境界。
  • 寄迹云水上:比喻僧人的修行已经到了超然物外的程度,他的生活就像云水一般自然自在。
  • 若人问所处,无住无来往:意思是说,如果有人问起他的住处在哪里,他会回答说没有固定的住处,也没有任何往来,因为他已经达到了一种无我、无相、无住的状态。
  • 兹夏忽相逢,石门古方丈:这是说在一个夏天的晚上,他们偶然相遇在一座古老的寺院里。这里的“兹夏”指的是这个夏天,“石门”指的是这座寺院的门额上的字。
  • 时焚戒定香:意思是说他们在寺庙里烧香祈祷。
  • 遍阅华严藏:意思是说他们翻阅《华严经》等经典。
  • 从游诸弟子:意思是说他们跟随这位僧人学习佛法。
  • 我本尘蒙徒:我的本来面目被尘世的尘埃遮蔽住了。
  • 此意良有因:这句话的大意是说,我能够有这样的认识和理解,是因为我有原因。
  • 累日得闲讲:意思是说他们之间有好几天都没有见面,今天终于有机会坐下来交谈了。
  • 行当谢不敏:意思是说我要感谢你的宽容和耐心。
  • 作礼合吾掌:意思是说我这样做是符合我们佛教徒的行为规范的。
  • 普济在众生:意思是指佛教的宗旨在于帮助所有众生得到解脱。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云峰大禅师的形象,展现了他那种超然物外的修行境界。通过对云峰大禅师的外貌、性格以及他在寺庙中的修行生活的描写,表达了对这位高僧深深的敬意和敬仰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于佛教教义的理解以及对修行生活的感悟。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艺术享受和精神启迪。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