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阳即事

平沙日日望霓旌,谁道终军浪请缨。
已见六龙驱虏骑,肯容孤犬吠尧声。
鹤归城上猿啼急,鸭绿江边雁影横。
万里波臣伤白发,最怜枯骨葬长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辽阳即事》是明代诗人朱华庆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描绘了作者对辽地历史的深刻印象和感慨。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作者对历史的思考和对现实的忧虑,反映了明代社会的某些特点。以下是这首诗的介绍:

  1. 作者简介:朱华庆,南海人,明太祖洪武十八年(一三八五)进士,官刑部主事。他的生平和作品为后世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2. 诗歌原文:《辽阳即事》平沙日日望霓旌,谁道终军浪请缨。已见六龙驱虏骑,肯容孤犬吠尧声。鹤归城上猿啼急,鸭绿江边雁影横。万里波臣伤白发,最怜枯骨葬长城。
  3. 艺术特色:此诗的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其丰富的想象力与深邃的历史感相结合。诗中用“平沙”等自然景观来反衬战争的残酷,同时通过对比“六龙”和“孤犬”的命运来揭示历史变迁中的悲壮和无奈。此外,通过对战争场景的描写以及对人物命运的关注,诗人表达了对和平的向往和对英雄的哀悼。这种深沉的历史意识和人文关怀使得这首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辽阳即事》不仅展示了明代的社会风貌,更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悟和对人生境遇的思考。这首诗不仅因其文学价值而值得传颂,也因其所蕴含的历史信息和哲学思考而值得深入研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