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覆与地载,大易行其中。
先天地而有,后天地而终。
气机自活泼,理趣何冲融。
尝闻古圣人,爰有包羲氏。
洞彻阴阳关,妙写鬼神秘。
乃始作八卦,重为六十四。
画成方有易,易在未画前。
一画复一画,其势皆自然。
先天虽无言,默焉思已传。
尔来几千秋,圣圣凡屡作。
先后互发明,灿然在心目。
昭扬玄中玄,所以觉后觉。
孔氏编三绝,犹著为六经。
家传而人诵,万古垂日星。
圣朝重置师,教育充明庭。
吾莆富鸿儒,正学绍邹鲁。
古老相沿袭,近习迷太古。
六经缺其一,无乃太莽卤。
夫子台中彦,谪官海上濆。
时哉深易道,乐矣阐人文。
端然坐皋比,开口吐所闻。
亹亹启青衿,无徒资诵读。
剽窃口耳间,只用媒利禄。
善学颜子渊,庶几不远复。
下士未闻道,悔吝动相求。
既蹈浚恒凶,或承覆餗羞。
洗心从君学,庶用寡愆尤。
题章三洲易学纪成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题章三洲易学纪成卷’是明代著名科学家、文学家宋濂的一篇文章。
宋濂是明朝初年的一位重要历史人物,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学者,还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文学家。他的文学作品以典雅、严谨著称,在历史上有着很高的地位。
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作者在三洲(指中国、日本、朝鲜三国)进行学术交流的经历和感悟。文章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示了三洲的自然风光和文化特色,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中日文化交流的期望和期待。
这篇文章是宋濂在明洪武年间(1368-1398)完成的,是他在三洲交流过程中的重要成果之一。全文共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描述了三洲的地理特征、文化特色以及作者的个人感受。
‘题章三洲易学纪成卷’是宋濂的一篇重要文学作品,它不仅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超的文学造诣,也为后人提供了了解三洲文化的宝贵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