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寿晓钟

岧峣古刹起晨钟,度柳穿花散晓风。
一百八声才止歇,几人犹在梦魂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万寿晓钟》是明代诗人彭赓皇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该诗通过描绘晨钟暮鼓的情景,展现了寺庙的宁静与祥和。下面将简单介绍这首诗:

  • 作者简介:《万寿晓钟》的诗人彭赓皇,字火母,一字弼木,海丰人。他的生平事迹丰富,从举人到参与抗击寇乱,再到对清朝政策的建言献策,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尤其是在清顺治四年(一六四七)值寇乱,母亲遭掳,他誓志报雠,十三年后揭阳贼入寇时,他驰报惠镇,身率乡勇奋力除贼。因条陈弭寇情形,请设兵防,大吏嘉奖之。
  • 诗歌原文:玉宇清腾百尺阴,晓钟犹自送遗音。晨声犬吠春云洞,咒钵龙蟠夜月林。城柝浸随花雨寂,书声仍傍贝提沉。当年万寿兴觞祝,此际空馀半树森。

《万寿晓钟》不仅是一首描写寺庙生活的诗歌,更蕴含了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价值。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理解,不仅能感受到古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世界,也能更深入地理解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