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宇清腾百尺阴,晓钟犹自送遗音。
晨声犬吠春云洞,咒钵龙蟠夜月林。
城柝浸随花雨寂,书声仍傍贝提沉。
当年万寿兴觞祝,此际空馀半树森。

【注释】

万寿晓钟:指唐玄宗开元二十九年(741)在长安大明宫举行盛大的“万寿节”,大宴群臣,并击钟以庆。诗中借“万寿节”来暗指诗人与唐玄宗的师生关系以及自己当时的身份。万寿:万岁之寿,泛指帝王的尊号。晓钟:清晨的钟声。玉宇:皇帝所住的地方。清腾:清高而空灵。百尺:高大的楼阁。阴:幽静。遗音:悠扬的钟声。晨:早晨。犬吠:狗叫声。云洞:云雾缭绕的山洞。咒钵:佛教用具。龙蟠:盘曲如蟠龙。夜月林:夜晚月光下的森林。城柝:城门上敲击报时的铜锣声。花雨:花瓣飘落的雨。贝提:梵语译音,意为“书”。半树森:半树的树叶已凋落。森,同“生”,草木茂盛。

【赏析】

此诗为酬和之作,是诗人应制于万寿节时所作,其内容主要是表达诗人对万寿节的感慨,以及自己在万寿节期间的感受和心情。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

首联“玉宇清腾百尺阴,晓钟犹自送遗音。”描绘了皇宫的清雅与宁静,以及清晨的钟声仍然传来的情景。诗人用“玉宇清腾”来形容皇宫的壮丽,用“百尺阴”来形容天空的广阔,用“晓钟犹自送遗音”来形容清晨的钟声仍然传来的情景。这两句诗描绘了皇宫的壮丽与清晨的宁静。

颔联“晨声犬吠春云洞,咒钵龙蟠夜月林。”则描绘了诗人在万寿节期间听到的犬吠声和龙蟠声。诗人用“晨声犬吠春云洞”来形容早晨的犬吠声,用“咒钵龙蟠夜月林”来形容夜晚的龙蟠声。这两句诗通过对声音的描述,展现了万寿节期间的热闹景象。

颈联“城柝浸随花雨寂,书声仍傍贝提沉。”则是描写了诗人在万寿节期间听到的城墙上的敲报声和读书声。诗人用“城柝浸随花雨寂”来形容城墙上的敲报声伴随着花瓣飘落的声音而寂静下来,用“书声仍傍贝提沉”来形容读书声依然清晰可闻。这两句诗通过对声音的描述,展现了万寿节期间的安静氛围。

尾联“当年万寿兴觞祝,此际空馀半树森。”则是表达了诗人对万寿节的感慨以及对自身处境的感受。诗人用“当年万寿兴觞祝”来回忆过去的万寿节,用“此际空馀半树森”来表达现在的自己已经变得孤独无依。这两句诗通过对比过去与现在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的处境的感慨。

这首诗通过描绘万寿节的场景和诗人的内心感受,展现了诗人对万寿节的感慨以及对自身处境的感受。诗人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