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余山阁洗炎嚣,绛烛频烧。故人住近携琴至,岂烦折简相邀。新瓮景山斟酌,小团鸿渐烹调。
画檐风动响芭蕉,梧竹翛翛。石床凉思清肌骨,纨扇都抛。辨马极谈申旦,闻鸡起舞中宵。

【注】

  1. 元州:元好问的号,字裕之。
  2. 绛烛频烧:绛烛即红烛,以绛为饰色,故称。
  3. 故人:旧友。携琴:《晋书·王徽之传》:“(王)徽之尝诣支道林,值陶公(渊明)精舍散花,支为设酒而去。王因取箸助醉,使王侍中(献),曰:‘丈人(陶渊明自称)、丈人素淳于情,能令小生(王徽之)应门煎茶。’”
  4. 景山:即景山堂。景山堂是元好问所居,故称。
  5. 小团鸿渐烹调:烹:烹饪。烹煮食物时用的小锅,亦称“小团”。
  6. 画檐:绘有彩色图案的屋檐。
  7. 潇湘竹:潇湘,今湖南。潇湘竹即湘妃竹,产于洞庭湖畔。
  8. 纨扇:用绢织成的扇子,质地轻薄透明。
  9. 极言:尽情谈论。
  10. 闻鸡起舞:东晋时期,祖逖与刘琨同为司州主簿,二人友善。一次半夜里听到鸡叫,于是都起来投剑练武,决心奋发图强。
    【赏析】
    此词作于元好问任济南知府的时候。词中描写了一幅闲适、宁静的图画,表现了作者对友人的深厚友情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上阕写雨后闲居生活。开头三句写雨后天气转凉,作者在山阁内洗去了炎热的暑气,点出了时间已是傍晚,接着写故人来访,并邀请作者一同到景山堂去品茗赏月。“故人”,指作者的老朋友;“携琴”二句,写故人来山阁,请作者弹奏琴曲,自己则品尝新酿的美酒,品味佳肴;“新瓮”、“小团”,分别写出酒器和菜肴的特点;“景山”“石床”,分别点出饮酒和赏月之处和所用器具;“芭蕉”、“梧竹”,既形容环境的幽雅静谧,又写出了作者欣赏音乐时的神态。这几句,描绘出一个清幽雅致、恬淡怡然的境界,表达了作者超尘脱俗的情趣。
    下阕写夜深不寐的情景。首句“辨马极谈”四字,说明天已破晓。“闻鸡起舞”二句,是说一听见鸡啼就起床舞剑练武,这里用典表明自己勤于政事的决心。“极言”二字,表明谈话非常投机,直到天亮才结束,也表现出了作者与故人间深厚的情谊。结尾两句“纨扇都抛”与上片中的“挥金如土”相呼应,进一步渲染了闲散、悠闲的情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