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泰曾闻道,千秋一后身。
秦前曾有字,汉末竟无人。
扫径催花信,扬舲理钓纶。
鹿冠方竹杖,随意作天真。

郭泰曾闻道,千秋一后身。

秦前曾有字,汉末竟无人。

扫径催花信,扬舲理钓纶。

鹿冠方竹杖,随意作天真。

注释:

  • 郭圣仆汉砚斋:这里指的可能是郭圣仆(郭泰)的书房或工作地点。郭泰是东汉时期的著名人物,以道德文章著称。”汉砚斋”可能指的是与汉代有关的书房或研究场所,也可能是对郭泰书房或者书房中的物品的描述。

  • 郭泰曾闻道:郭泰曾经听闻过某种道法或者道理。

  • 千秋一后身:表示郭泰的名声将会延续千年,他的精神或理念将永远流传下去。

  • 秦前曾有字:秦朝时期,有学者或名人在文字上留下了自己的印记或见解。

  • 汉末竟无人:汉朝末期,出现了很多有才学却无人知晓的情况。

  • 扫径催花信:形容春天来临,大地回春,万物复苏的景象。

  • 扬舲理钓纶:扬起船帆,整理鱼竿开始钓鱼。

  • 鹿冠方竹杖:形容人的形象或气质,像鹿一样温文尔雅,用一根竹子制成的手杖。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对古代文人的一种敬仰和怀念之情。郭泰作为东汉时期的杰出人物,其名声和影响将会长久地延续下去。诗中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以及人们在自然中的活动,如整理渔具、欣赏春天的花信等,展现了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态度。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对古人智慧和品德的赞美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