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桂
【注释】箬岭:在今安徽绩溪县北。歙州:唐时宣州治所,今属安徽。 “游子”二句:游子:指在外的行商或流民。倦:困乏、疲累。 “攀折”三句:险阻:山势陡峻。箐裹:山中幽深的丛林。垣堵:围墙。 “兹岭”四句:兹:此,指箬岭。岧峣(yáo yáo):高峻。悬道:山路险峻。通一缕:形容山路狭窄,仅容一线通过。 “峭壁”四句:天门:山峰。地户:山间小路。 “泉奔”四句:泉:泉水。脚下雷:水声如雷。风啸
【注】阎再彭:名不详,唐时著名乐工。孙良侯:不详。此诗是一首鼓乐曲词。 空堂昨暮闻疏雨,飒飒秋声满庭户。 昨夜庭院里传来稀疏的细雨声,秋风瑟瑟,庭院中充满了萧瑟的声音。 可怜今夜露华中,明河碧汉还如许。 可惜今夜的露水已经融化了,而明亮的银河和星星依然存在。 堂中烧烛夜宴客,有客酒阑起离席。 宴会上点着蜡烛,人们饮酒畅聊,直到有人喝醉了,就起身离开座位。 自言挝鼓声最豪,奋袖操槌将欲击。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律诗,表达了作者对古代贤臣的敬仰之情。以下是逐句释义: 1. 宰相当年怡老堂,云仍七叶守青缃。 - "宰相当年":指的是作者在任职期间,曾经担任过宰相这样的高级官职。 - "怡老堂":指的可能是某个与退休生活相关的场所或建筑。 - "云仍七叶":意指家族中仍有七代人保持着同样的官位或身份。 - "守青缃":青缃在这里可能是指青色的丝帛,代表着高官的身份和地位。 - 注释
注释: 建初弟来都省视喜极有感三首 其三 更传儿女意,尽解忆长安。 索饭啼堪念,牵衣别自难。 两人今旅次,八口在江干。 此际愁何似,秋风暮更寒。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建初弟来都省视后有感而作的。诗中表达了对家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生活的无奈和忧虑。 第一句“建初弟来都省视喜极有感”,诗人以建初弟来访为引子,表达了自己的喜悦之情。建初弟的到来,让诗人感受到了家人的关爱与温暖
扬州鹾署为董江都故居,署后有祠,遗井尚在,丁巳秋瞻谒感赋 邹鲁儒风湮,嬴秦强力逞。 苏张舌肆矛,申韩智设阱。 典籍付劫灰,仁义弃荒梗。 亭长马上来,功成亦侥幸。 苟且由萧曹,因循及文景。 卓哉江都相,晁贾非可并。 三策本《春秋》,反覆诫修省。 正谊与明道,功利所亟屏。 至今两庑祀,千秋日星炳。 管子霸者佐,思以富强骋。 官海始熬波,国用因不窘。 后世桑孔辈,锱铢收几尽。 淮南百万租,设使俾专领。
【注释】 和楚人李子鹄:为李子鹄的诗作作和。李子鹄,唐代诗人。阎古古先生:指阎济美。阎济美,字古古,唐昭宗时宰相。 【赏析】 《和李子鹄题阎古古庄》是一首七绝诗。诗前有小序:“余与李子鹄俱隐于嵩少间。余以诗寄之,子鹄答以诗。其略云:‘我生无几时,幸有千载期。’”可见此诗是作者在与友人相别后的感慨之作。 首联“千秋身在固非轻,肯任他年青史评。”意思是说:虽然一生短暂,但只要自己无愧于心
【译文】 夜深人静,阎再彭席上听孙良侯击鼓唱歌 鼓声深沉有力,能使高云不动而尘土不扬。 听君击鼓唱悲歌,我好歇一下鼓槌来入坐。 自从惊起渔阳鼙,多少国土都成了战场。 二十年前日夜闻,野花沙草吊残军。 到今凝碧池头问,只有雷生曾报君。 客闻此言神欲夺,两手忽落双槌歇。 鼓声一止截众声,空里余音犹恍惚。 耳边尚觉来阗阗,与君尽醉怀怀前。 开颜但为主人饮,今年欢会知何年? 劝君打鼓莫轻下
诗句释义: 建初弟来都省视,喜极有感其二 为致慈亲语,殷勤劝早归。 译文: 我怀着深厚的情感去探望你的母亲,她非常高兴,并劝我早日回去。 赏析: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彭桂创作的《建初弟来都省视喜极有感三首》中的第二首。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亲人的深深思念和感激之情。诗人通过描绘与亲人团聚的喜悦场景,表达了对家庭的深深眷恋。同时,诗人也在字里行间透露出自己的辛酸经历,使得整首诗更具深度和内涵
建初弟来都省视喜极有感三首 其一相持莫下拜,拭泪认分明。 注释:互相握手,却不敢下拜,只能擦干眼泪仔细看清(他)。 讶尔颜何瘦,令余痛失声。 注释:你的脸色为什么这样苍白,让你如此消瘦,让我痛苦得说不出话来。 饥寒留剩骨,患难得馀生。 注释:忍受饥饿和寒冷,还留下了骨头;患病受难,才得到一条命。 乍见浑无语,那堪悲喜并。 注释:忽然相见,却无言以对,哪堪承受悲喜交加的情境
【注释】 芜域:边远荒僻的地方。 系情:牵动情感。 寺:指江边的金山寺,位于镇江市北固山上。 海田:指长江口外的崇明岛。潮退岛堪耕:潮退了,岛上可以耕种。 排难:排除困难。 何似闭门长啸傲:哪像闭户读书自得其乐。 【赏析】 《怀邓孝威》是一首七律,全诗四联,每句五言,共二百零八个字。前两联为第一、二两联,写诗人在送别友人后,对友人的思念之情;第三联为第三、四两联,写诗人对友人的劝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