渊渊沈沈有妙理,能动高云不动尘。
听君击鼓悲无那,好歇鼓槌来入坐。
自从惊起渔阳鼙,多少江山都入破。
二十年前日夜闻,野花沙草吊残军。
到今凝碧池头问,只有雷生曾报君。
客闻此言神欲夺,两手忽落双槌歇。
鼓声一止截众声,空里馀音犹恍惚。
耳边尚觉来阗阗,与君尽醉酒怀前。
开颜但为主人饮,今年欢会知何年。
劝君打鼓莫轻下,世无曹瞒安足骂?
主人纵有岑牟衣,不遇祢生未许借。
【译文】
夜深人静,阎再彭席上听孙良侯击鼓唱歌
鼓声深沉有力,能使高云不动而尘土不扬。
听君击鼓唱悲歌,我好歇一下鼓槌来入坐。
自从惊起渔阳鼙,多少国土都成了战场。
二十年前日夜闻,野花沙草吊残军。
到今凝碧池头问,只有雷生曾报君。
客闻此言神欲夺,两手忽落双槌歇。
鼓声一止截众声,空里余音犹恍惚。
耳边尚觉来阗阗,与君尽醉怀怀前。
开颜但为主人饮,今年欢会知何年?
劝君打鼓莫轻下,世无曹瞒安足骂?
主人纵有岑牟衣,不遇祢生未许借。
【注释】
阎再彭:名不详。
孙良侯:名不详。
渊渊沈沈:形容鼓声深沉。
妙理:指道理深微精妙。
能动高云不动尘:能震动高空而使尘埃不动。
无那:无奈。
雷生:即雷焕,字公明,晋时为丹阳尹,有治绩,后任豫章太守。此借指孙良侯。
鱼阳:古郡名。在今河北省蓟县北。
鼙:战鼓。
岑牟:春秋时鲁国大夫。因家贫常穿短褐,故称“岑牟衣”。
祢(mǐ)生:战国时齐人,善击筑(古代一种乐器)。
【赏析】
这是一首写酒的诗。诗人在酒宴上听到孙良侯击鼓唱歌。孙良侯击鼓之声深沉有力,能把高高的云彩震落而使尘埃不动。听了他的歌声之后,诗人感慨万分,觉得这鼓声真有无穷的力量。他劝孙良侯要珍惜这股力量,不要轻下击鼓,否则会使大地山河一片荒凉。
这首诗的写作背景是唐肃宗至德二年(757),诗人正流寓在长安。当时长安城内战乱已平息,但安禄山、史思明叛军所占领的河北道一带却仍在打仗,所以诗人对战争十分厌倦。这首诗就是在这种心情下创作的。全诗以击鼓为线索,先写击鼓之声使人感到天地之大,万物之灵;继而写击鼓之声使人想到战乱给人民带来的灾难;最后用反诘句表达诗人对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