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鲁儒风湮,嬴秦强力逞。
苏张舌肆矛,申韩智设阱。
典籍付劫灰,仁义弃荒梗。
亭长马上来,功成亦侥幸。
苟且由萧曹,因循及文景。
卓哉江都相,晁贾非可并。
三策本《春秋》,反覆诫修省。
正谊与明道,功利所亟屏。
至今两庑祀,千秋日星炳。
管子霸者佐,思以富强骋。
官海始熬波,国用因不窘。
后世桑孔辈,锱铢收几尽。
淮南百万租,设使俾专领。
趋膻如蚁蝇,处浊同蛙黾。
谁令先生居,一朝作金矿。
我兹瞻荒祠,三叹中耿耿。
幸有遗井存,悠然自清冷。
独来𣂏寒泉,对之涤心影。

扬州鹾署为董江都故居,署后有祠,遗井尚在,丁巳秋瞻谒感赋

邹鲁儒风湮,嬴秦强力逞。

苏张舌肆矛,申韩智设阱。

典籍付劫灰,仁义弃荒梗。

亭长马上来,功成亦侥幸。

苟且由萧曹,因循及文景。

卓哉江都相,晁贾非可并。

三策本《春秋》,反覆诫修省。

正谊与明道,功利所亟屏。

至今两庑祀,千秋日星炳。

管子霸者佐,思以富强骋。

官海始熬波,国用因不窘。

后世桑孔辈,锱铢收几尽。

淮南百万租,设使俾专领。

趋膻如蚁蝇,处浊同蛙黾。

谁令先生居,一朝作金矿。

我兹瞻荒祠,三叹中耿耿。

幸有遗井存,悠然自清冷。

独来𣂏寒泉,对之涤心影。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扬州董江都祠的诗歌,表达了作者对董江都的感慨之情和对历史的深刻思考。
诗的前两句“邹鲁儒风湮,嬴秦强力逞”,表达了邹鲁的儒家文化被淹没,而嬴秦的强大则肆意妄为。接着诗人感叹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如苏张、申韩等,他们都是善于言辞、善于策略的人物,但却被后人遗忘。这两句诗揭示了历史变迁的残酷和无情,也反映了作者对历史的深刻反思。
接下来诗人又提到历史上的名臣贤士,如萧曹、文景等,他们为国家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最终却落得个悲惨的结局。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历史的评价和对未来的期望,希望国家能够更加繁荣昌盛。
最后四句诗则是诗人在游览董江都祠时所写下的诗句。诗人感叹历史的变迁,感叹英雄人物的兴衰荣辱,感叹历史的真实与虚假之间的差距。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对未来的期待和信心,希望国家能够更加繁荣昌盛。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思考,展现了作者对历史的深刻认识和对未来的坚定信心。同时,诗人也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国家的热爱和对民族的责任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