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生湛园

道路谈丘壑,惟于此地亲。
了无尘事到,各有土风陈。
池集常来鸟,花窥将去人。
烛销仍缱绻,半为惜残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东生湛园》是明代诗人吴梦旸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以下是对该诗歌的介绍:

  1. 作者简介
  • 吴梦旸,明代浙江人,以其深厚的文学造诣和独特的创作风格著称。
  • 吴梦旸的诗歌作品多以自然景观为主题,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对生活、自然的热爱与感悟。
  1. 诗歌原文及赏析
  • 原文
    道路谈丘壑,惟于此地亲。
    了无尘事到,各有土风陈。
    池集常来鸟,花窥将去人。
    烛销仍缱绻,半为惜残春。
  • 赏析
    诗歌开头“道路谈丘壑,惟于此地亲”表达了作者对这片土地深深的眷恋和亲近之情,这里的“丘壑”指的是山川,暗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了无尘事到,各有土风陈”则描绘了不同地方的自然风貌,既有清新脱俗的景致,也有岁月沉淀下的韵味,反映了作者对各地文化的理解和感悟。
    “池集常来鸟,花窥将去人”则通过生动的意象,展示了自然与人之间的互动,鸟语花香中流露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最后两句“烛销仍缱绻,半为惜残春”表达了一种淡淡的忧伤,也许是对逝去美好时光的留恋,或是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感慨,整体给人一种宁静而略带哀愁的美。
  1. 文学价值
  • 艺术特色:吴梦旸在这首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使得诗歌具有深刻的意境和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 情感表达:诗歌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东生湛园》不仅是吴梦旸个人创作风格的体现,也是明代诗歌艺术的一个重要代表。它不仅为我们展现了一个美丽的自然世界,也传递了一种超越物质的精神追求和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