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白下同寅丁计部

忆从京国侍台端,颠着衣裳倒著冠。
汉署夜回惊鹤起,晋陵春丽过驹看。
一麾敢拟能分竹,三褫随加罢握兰。
摇落未须吟泽畔,故园松菊尚堪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白下同寅丁计部》是何其厚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

这首诗作于明朝,是何其厚的代表作之一,展现了明代文人的才情和对官场生活的深刻感悟。下面将详细探讨这首诗:

  1. 作者介绍
  • 何其厚:明朝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他的诗歌作品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尤其是这首《寄白下同寅丁计部》,更是被后人传颂。
  • 创作背景:尽管具体创作背景无从考证,但可以推断,这首诗是在何其厚离开京城、前往南京担任同寅(即副职)时所作,表达了他对官场生活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望。
  1. 诗歌原文
  • 忆从京国侍台端,颠著衣裳倒著冠。汉署夜回惊鹤起,晋陵春丽过驹看。一麾敢拟能分竹,三褫随加罢握兰。摇落未须吟泽畔,故园松菊尚堪观。
  1. 作品赏析
  • 艺术手法:何其厚在这首诗中巧妙运用了比喻和象征,如“汉署夜回惊鹤起”中的“汉署”可能是指汉代的官署,而“惊鹤起”则寓意着官员的离去给人们带来的惊慌;再如“晋陵春丽过驹看”中的“晋陵”可能是何其厚所居之地,而“过驹看”则表达了岁月流逝的感慨。
  • 情感表达:通过对京城生活的怀念和对南京新生活的期许,何其厚展现了他对官场生活的复杂情感。诗中的“一麾敢拟能分竹,三褫随加罢握兰”表达了他对于即将到来的新挑战的勇敢与决心,而“故园松菊尚堪观”则透露出他对家乡的眷恋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1. 名家点评
  • 在这首诗的赏析中,有专家指出何其厚善于运用典故和比喻,使得诗歌具有浓厚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 还有学者认为,这首诗体现了明末清初文人的生活态度和精神追求。

《寄白下同寅丁计部》不仅是何其厚个人才华的体现,也是明代文化的一个重要窗口。它不仅展示了诗人的个人情感和生活状态,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和文化氛围。对于研究明代文学和历史的人来说,这首诗是不可多得的珍贵资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