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从京国侍台端,颠着衣裳倒著冠。
汉署夜回惊鹤起,晋陵春丽过驹看。
一麾敢拟能分竹,三褫随加罢握兰。
摇落未须吟泽畔,故园松菊尚堪观。

【注释】

寄:写给。白下、台端:指丁计部(丁谓)的官职。

京国:京城,这里指北宋京都汴梁(今河南开封)。侍台端:侍奉朝廷的大臣。台端,是对官员的尊称。颠着衣裳倒著冠:形容仪容不整,衣着凌乱。颠,颠倒;着,穿;冠,帽子。

汉署:汉代的官署。夜回惊鹤起:汉代宫阙夜间归来惊动了栖息的鹤。惊,惊扰;鹤,鹤鸟;起,飞走。

晋陵:古郡名,在今江苏常州境内。春丽过驹看:晋陵春天景色美丽得连跑马也来不及欣赏。

一麾:古代授予官职的一种礼仪用语。《汉书·龚遂传》:“诏遂持节拜为渤海太守。……行部至昌邑,有两盗亡人,捕得,欲杀之。遂曰:‘视前!’对曰:“不敢。有节吏。‘遂斩左右。自是路上无复侵盗。”后用以表示授官。分竹:比喻授官。分,授与;竹,竹简,此处指简册;握兰:握手赠别。握,握手;兰,兰花,此处代指兰花。

摇落:草木凋零,衰败,引申为衰落。泽畔:水边。

故园:老宅。松菊:松树和菊花,常用作隐逸者的代称。

【译文】

想起从京城来侍奉您,仪态不整衣服颠倒帽儿歪斜;

汉代官署晚上归来惊动了栖息的鹤,晋陵春色美得连马都不愿多看;

我被授以重任敢说能胜任分派的任务,您因三度罢相就无心再提把握兰草的事;

秋天到来不必吟咏《秋浦歌》抒发感慨,家乡的松柏菊花依旧值得观赏。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首联写自己到任时的情形,颔联写自己的政绩,颈联写自己的失意,尾联写自己的归期和对故乡的思念。诗人通过自己的遭遇,表达了对官场险恶和人生无常的感慨。

首句“忆从京国侍台端”中的“忆”字点明了诗人的怀念之情,同时表明了诗人对在京任职生活的怀念。这里的“京国”,是指北宋京都汴梁。“侍台端”则说明诗人在朝中担任的官职相当高,是侍奉皇帝身边的重臣。而这样的高位使得诗人不得不时刻保持着谨慎和小心,生怕犯下错误,惹怒了皇帝。

诗人用“颠着衣裳倒著冠”来形容自己在京城的仪态,这既表现了自己的谦逊低调,又反映了当时官场的繁文缛节以及人们对于仪态仪表的重视程度。而“颠”、“着”、“冠”、“倒”等词语的使用,更是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当时的官场风气和社会风貌。

“汉署夜回惊鹤起”,则是诗人来到汉庭后的所见所闻。在这里,诗人将汉庭比作一个繁华热闹的市场,而那些鹤鸟则成了这个市场的常客。然而,当夜幕降临的时候,汉庭却突然变得寂静无声,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所笼罩,只有那些鹤鸟还在自由自在地飞翔着。这不禁使诗人想起了自己曾经在朝中担任过的高位和权力,那种曾经让人畏惧、让人敬畏的地位如今已经不复存在了。这种失落感让诗人心中不免有些黯然神伤。

诗人又用“晋陵春丽过驹看”来表达自己对于晋陵春色的赞美之情。晋陵位于今江苏常州一带,那里有着美丽的自然风光和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因此被誉为江南名胜之地之一。而这里的春色之美甚至让骏马也不愿意多看一眼,足见其之美之盛。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对于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寄托了自己的情感和期望。

“一麾敢拟能分竹”,则是诗人对于未来的期望和展望。这里的“一麾”指的是授予官职的意思,而“敢拟能分竹”则是诗人自谦之意。他希望能够像孔子那样能够分派官员去管理国家的方方面面,为百姓谋福利。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他并没有实现这一愿望。

“三褫随加罢握兰”,则是诗人自叹命运多舛的无奈之语。这里的“三褫”指的是多次罢相的意思,而“罢握兰”则是诗人自谦之意。他曾经因为多次被罢相而失去了手中权力,从而无法再去掌握国家大事和人事任免的权力了。

诗人用“摇落未须吟泽畔,故园松菊尚堪观”来表达自己对于故乡的眷恋之情。这里的“摇落”指的是草木凋零的季节,而“吟泽畔”则是指诗人在故乡的山水之间吟咏诗歌的场景。然而,尽管如此,诗人还是觉得家乡的松菊依然值得观赏和怀念。这不仅体现了诗人对故乡深深的眷恋之情,更展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敬畏之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