绣斧何来款竹扉,霜严三径满寒威。
野人卧雪惊骢马,太史占星聚翠微。
谏草已清南海瘴,移文休讶北山讥。
东门二疏甘投老,早构菟裘问息机。

【注释】

柬罗:指王勃的表弟、时任江州参军的王敬弘。闻:听说。野侍御:指王敬弘,当时任江州参军。绣斧:比喻王勃才高八斗,文采非凡。何来:哪里得来的。款:叩。竹扉:竹制的门。霜严:形容天气寒冷。三径:三间屋旁的小径,常用以比喻隐居之所。寒威:寒风威力。惊骢马:惊动了骢马。骢,即青白色的马。太史:星官名,此处借指星相家。聚翠微:聚集在翠微山。谏草已清海北瘴(dǎo),《新唐书·王敬弘传》载,王敬弘曾向武后进谏,言事多中肯。南海:指广东。瘴:岭南一带潮湿炎热的气候,常患疟疾等病,这里借指瘴气。移文:转移公文。北山讥:讥笑。二疏:指张安世与疏广兄弟。二疏是汉代名臣张安世和疏广兄弟的故事,他们辞官归隐后,朝廷多次征召,他们都以年老体衰为由婉言谢绝。早构菟裘(tu qiú):早日构筑菟裘(兔裘),菟裘,用兔皮做成的衣服,喻指隐居生活。息机:停止活动。

【赏析】

这首诗是王勃送别他的好友王敬弘时所作,表现了王勃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之情。全诗语言平实,意境深远,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

第一句“绣斧何来款竹扉”,意思是王勃的才华横溢,如锦绣一般,他的才能像一把神奇的大斧头一样从天而降,轻轻敲击着竹子的门扉。这两句诗以夸张的手法表达了王勃的才华和自信。

第二句“霜严三径满寒威”,描绘了一幅冷峻的冬日景象,三间的小径被厚厚的白雪覆盖,凛冽的寒风刮过,发出阵阵响声。这是王勃对友人即将离开时的不舍之情的表现,同时也表达了他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期待。

第三句“野人卧雪惊骢马”,意思是说,当王敬弘听到王勃的诗句后,他躺在雪地上沉睡,突然被惊醒,惊动了一匹青色的马。这两句诗既描绘了王敬弘的神态动作,又展现了王勃诗歌的魅力和感染力。

第四句“太史占星聚翠微”,意思是说,王敬弘听了王勃的诗句后,想起了自己的星命之事,于是聚在一起讨论起来。这里的“翠微”指的是泰山的北面山峰,古人常常在那里观测天文,占卜休咎。

第五句“谏草已清海北瘴”,意思是说,王敬弘已经向皇帝进献了奏章,消除了海北地区的瘴气。这里指的是王敬弘曾经向武则天进谏,成功清除了海北地区的瘴气。这句话表明了王敬弘的忠诚和智慧。

第六句“移文休讶北山讥”,意思是说,你不要再惊讶于我的隐居行为了。这里的意思是说,你不要对我隐居的行为感到惊讶,我是为了追求内心的平静和安宁,而不是为了追求名利和地位。

第七句“东门二疏甘投老,早构菟裘问息机”,意思是说,我愿意像古代两位贤人那样,在东门过着隐居的生活,享受着宁静的田园生活。这里指的是古代的两位贤人张安世和疏广兄弟,他们辞官归隐后,过着恬淡的生活,享受着内心的平静和安宁。

最后一句“早构菟裘问息机”,意思是早早地构筑起舒适的兔子皮衣服,询问自己何时才能停止活动。这句话表达了王敬弘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期待,也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执着和热情。整首诗通过描绘王敬弘的形象和心理活动,展现了王勃对友情的珍视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