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刘晏叔昆仲

座上埙鸣座下篪,相欢相笑日怡怡。
闻人不似逢人话,见面深嫌识面迟。
夏雨苗须秋雨实,少年心赖暮年持。
自惭潦倒头空白,真率惟应叔季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刘晏叔昆仲》是明代诗人吴琏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意境,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时光飞逝的感慨。以下是这首诗的相关介绍:

  1. 作者简介
  • 生平简介:吴琏,字美中,生于嘉靖九年(公元1484年)南海人,明朝成化二十年(公元1484年)进士,授直隶含山知县,因年荒赈济流移百姓而闻名;后因守正不合,引疾归乡。
  • 作品特点:吴琏擅长诗歌创作,其诗多表达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在《寄刘晏叔昆仲》中,他运用了典型的律诗形式,通过具体的自然景物和人物互动来展现情感。
  1. 诗句原文与翻译
  • 诗句原文:座上埙鸣座下篪,相欢相笑日怡怡。
  • 诗意解读:此句描绘了一个和谐的场景,座上的埙声和座下的篪乐共同营造出愉快的氛围。诗人以此表达与友人相聚时的欢乐和愉悦。
  • 诗句原文:闻人不似逢人话,见面深嫌识面迟。
  • 诗意解读:诗人用“闻人”和“逢人”两个词组,强调朋友之间的相遇不易,相见时的喜悦更甚于初次见面的新奇。
  • 诗句原文:夏雨苗须秋雨实,少年心赖暮年持。
  • 诗意解读:这句诗以自然景象比喻人生的成长,暗示着岁月虽使人成熟,但也需要持续的努力和坚持。
  • 诗句原文:自惭潦倒头空白,真率惟应叔季知。
  • 诗意解读: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处境的自嘲,同时也反映了他真诚待人、直率性格的自豪感。
  1. 写作背景
  • 社会背景:明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一个繁荣时期,文化较为发达,文人墨客众多。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吴琏的诗歌也体现了那个时代文人的思想风貌和社会责任感。
  • 个人经历:吴琏的政治生涯颇为波折。他在任县令期间曾大力赈济流民,表现出了强烈的责任感和仁爱之心,这也反映在其诗歌中。通过诗歌,吴琏表达了自己对政治理想的追求和对民生的关注。

《寄刘晏叔昆仲》不仅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吸引了无数读者,更因其背后深刻的人文关怀和时代精神成为研究明代诗歌不可多得的重要文本。吴琏通过这首诗展现了他对于生活的热爱、对于友情的重视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这些都是值得后人学习和借鉴的宝贵财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