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人倏云亡,涕泪沾胸臆。
不复赋登高,伊谁颂酒德。
霓旌邈何之,云车焉可即。
夙昔心所欢,黄生更悽恻。
中夜起彷徨,有求如弗得。
瘴海回悲风,枫林青且黑。
三复悼亡词,古道生颜色。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伊人倏云亡,涕泪沾胸臆。
不复赋登高,伊谁颂酒德。
霓旌邈何之,云车焉可即。
夙昔心所欢,黄生更悽恻。
中夜起彷徨,有求如弗得。
瘴海回悲风,枫林青且黑。
三复悼亡词,古道生颜色。
和黄全之山人哭郑叔晓佥宪之作’是明代文学家李梦阳的一篇散文,创作于明弘治十二年(1499年)。该文通过叙述郑叔晓的事迹和其死后人们对他的哀悼,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政治氛围以及人们对道德、忠诚等价值的崇尚。
文章开头,作者描述了郑叔晓生前与同僚之间的和谐关系,以及他为官清廉的品质。接着,文中转入对郑叔晓去世后的哀悼场景的描述,强调了人们在失去一位贤良官员时的情感表达。文章以“吾乡之民”为主语,表达了对郑叔晓的怀念和哀伤。
在结构上,这篇文章采用了传统的叙事方式,通过对事件的叙述来展现人物的性格和品德。语言简练而富有力度,通过对郑叔晓的描绘,传达了作者对忠诚与廉洁的赞美。
这篇作品展现了李梦阳作为文学家对道德和社会价值观的理解和重视,同时也反映了明代社会的文化风貌和价值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