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陈尧勋之浙为其先宪副公乞铭姚太史

瑟瑟秋风候,问君何所之。
君行双泪下,生别非所悲。
忆昔趋庭训,谆谆礼与诗。
定省朝还夕,为乐长在兹。
一旦风木摧,哀哀见无期。
泪尽继以血,殷忧当告谁。
独有太史铭,可以不朽为。
怀刺走千里,间关岂所知。
鸿雁声嗷嗷,浮云东南驰。
白马萧萧鸣,且当从此辞。
我闻重恻恻,掩泣一相持。
槜李在何方,山川路逶迤。
明发担簦去,严霜途中逵。
伤哉孝子心,金石坚不移。
太史秉直笔,文章光陆离。
千载一知己,临风涕涟洏。
君负青云姿,显扬会有时。
行矣重自爱,莫忘倚门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这是一首诗,作者是明代的王世贞。

这首诗主要描述了诗人对友人陈尧勋即将前往浙江担任地方官的思念之情和祝福之意。诗中提到的“姚太史”指的是当时的著名学者、文学家姚文蔚(1546-1620),他当时在浙江任宪副公,负责管理当地的行政事务。

王世贞在这首诗里表达了对友人即将离开家乡前往远方任职的关切和祝福。他在诗中提到了“送陈尧勋之浙为其先宪副公乞铭姚太史”,这表明诗人不仅关心朋友的生活状况,还希望在浙江担任地方官的朋友能够得到当地学者的认可和支持。

总的来说,这首诗反映了明代时期士人之间的深厚友情以及对友人的关切之情。通过王世贞的笔触,我们得以感受到当时社会背景下人们之间相互支持和祝福的文化氛围。同时,也展现了文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