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葛时秀

罢归翻自喜,旧业有青山。
积雨稀来客,孤云独往还。
良朋枉高倡,抚卷一开颜。
何日还乘兴,题诗到竹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酬葛时秀》是明代诗人何景明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何景明,字仲默,号大复,出生于明河南信阳,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学家。他的生平充满了政治波折和学术成就。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具体分析:

  1. 原文
    罢归翻自喜,旧业有青山。
    积雨稀来客,孤云独往还。
    良朋枉高倡,抚卷一开颜。
    何日还乘兴,题诗到竹间。

  2. 译文与注释

  • 译文解释: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退隐后的喜悦心情以及对自己隐居生活的满足感。他提到了自己的旧业,即青山绿水的自然风光,以及自己在山中独自行走的情景。
  • 注释补充:诗中的“孤云”象征着诗人的孤独或超然;“抚卷一开颜”可能意味着在阅读书籍或吟诵诗歌时心情愉悦,“何日还乘兴,题诗到竹间”则表达了诗人对未来再次出游,并在那里写诗的愿望。
  1. 作品赏析
  • 风格特点:何景明的这首诗展现了典型的边塞诗风,语言简练而含蓄,情感真挚而深沉。
  • 艺术手法:诗中使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如“孤云”、“青山”,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 主题深度:虽然看似简单,但诗歌通过描述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的结合,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1. 写作背景
  • 个人经历:何景明曾因直言进谏而被刘瑾排挤,导致他离开朝廷,回到家乡。这段经历可能对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他更注重表达个人的情感和思考。
  • 时代背景:明朝时期的政治斗争和社会变迁为文人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和灵感来源。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何景明的作品往往反映了作者对于社会现实和人性的深刻洞察。

《酬葛时秀》不仅是一首表达诗人个人情感的诗歌,更是一幅描绘自然景色与内心世界的画卷。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解读,可以更好地理解何景明作为一位文人的艺术追求和文化贡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