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宫内翰上陵

弓剑登天寿,衣冠望国门。
碧山秋殿阁,白露汉陵园。
雨落千官泪,云随六帝魂。
词臣松柏赋,音绕凤凰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宫内翰上陵》是明代诗人何景明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以下是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何景明,字仲默,号大复,河南信阳人。他八岁能作文,十五岁中举人,弘治十五年进士,授职中书舍人。正德初年,因刘瑾用事而辞官,后在瑾败之后被重新启用。
  2. 创作风格:《送宫内翰上陵》展现了作者对国家和历史的深刻理解,以及对友人的深情厚意。诗中不仅表达了对友人即将赴任的祝福,还通过描绘自然景色来表达自己对友人的思念之情。整体来看,这首诗既有豪放激昂之气,又有细腻婉转之态,体现了作者高超的艺术造诣。
  3. 诗作原文:《送宫内翰上陵》的原文如下:
    弓剑登天寿,衣冠望国门。
    碧山秋殿阁,白露汉陵园。
    雨落千官泪,云随六帝魂。
    词臣松柏赋,音绕凤凰原。
  4. 赏析解读:这首诗通过对友人即将赴任的情景进行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和历史的深深忧虑及对友人的深厚情谊。诗中的“弓剑”和“衣冠”等意象,既体现了国家的威严,也暗示了友人的责任重大;而“千官泪”和“六帝魂”则形象地描绘了人们对历史人物的怀念与哀思。此外,诗中使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如“松柏”、“凤凰原”等,这些意象不仅增强了诗歌的美感,也寓意着坚贞不屈和永恒不朽的精神追求。

《送宫内翰上陵》不仅是一首艺术价值极高的诗歌,也是了解古代文人生活和情感世界的重要窗口。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远的文化内涵,值得人们去细细品味和深入研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