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采迁居

宅卜宫墙近,堂开燕雀驯。
迁居怜客次,过觅喜吾邻。
题竹元因主,看花更属春。
知悬孺子榻,虚薄愧高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君采迁居》是明代诗人何景明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展示了作者对人生、自然和官场的深刻理解与感悟。具体介绍如下:

  1. 作者简介
  • 何景明(1483年—1521年),字仲默,号大复。河南信阳人,明朝著名文学家和思想家,被后世誉为“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代表之一。何景明在文学上的成就极高,与李梦阳齐名,被并称为“前七子”,其作品在当时具有极高的影响力。
  1. 诗歌内容
  • 宅卜宫墙近:描述诗人选择了一个靠近皇宫墙的住所,这可能意味着诗人希望接近权力中心或是追求更高的社会地位。
  • 堂开燕雀驯: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适应和对自然的亲近,燕子和麻雀的和谐生活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自由。
  • 迁居怜客次:表达了诗人对远离故乡,迁居他地的感受,同时也体现了他对新环境的适应与期待。
  • 过觅喜吾邻:诗人在寻找合适的邻居,可能是为了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也可能是希望通过结交朋友来拓展自己的视野和社交圈。
  • 题竹元因主:诗人以竹子为题,表达了他对自然的欣赏和敬畏之情。
  • 看花更属春: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诗人通过观察花朵盛开的景象,感受到生命的活力和希望。
  1. 艺术手法
  • 对比与象征: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人物情感的表达,运用了对比和象征的手法,如“燕雀驯”与“过觅喜吾邻”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和谐生活的追求;而“知悬孺子榻”,则象征着诗人对高位的向往和对权力的渴望。
  • 含蓄与深远:何景明的诗歌善于用简洁的语言表达深刻的思想,常常通过含蓄的表达方式,使读者能够品味到其中的深意。

《君采迁居》不仅反映了诗人的个人生活状态和情感世界,也体现了他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政治态度和社会理想。何景明的诗歌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思想内涵,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