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过李真人方丈二首

胜地岂常得,幽盟难重寻。
清晨驱马出,聊此息尘心。
鸣磬秋堂湿,然灯古殿深。
吹箫爱仙侣,缥缈隔珠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雨中过李真人方丈二首·其二》是明代著名文学家何景明的作品。以下将详细介绍这首诗及其背景:

  1. 作者介绍
  • 生平简介:何景明,明朝文学家,以倡导明代文学改革运动而闻名。他性耿直,淡名利,对当时黑暗的政治有深刻不满,敢于直言进谏。他的诗歌创作十分丰富,共著有辞赋32篇,诗1560首,文章137篇。此外,他还编纂了《大复集》38卷,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 文学成就:何景明不仅在诗歌创作上有着卓越的成就,其文学作品也多次入选各种选本,显示了他作品的艺术价值和深远影响。
  1. 诗歌原文及译文
  • 原文展示:《雨中过李真人方丈二首·其二》的原文如下:“层台暮云外,寂寂羽人居。积雨阶除静,含风殿阁虚。洞中留白日,窗下写丹书。即此观幽逸,能令世虑疏。”
  • 译文注释:这首诗的翻译和注释可以参考相关文学资料。
  1. 作品赏析
  • 艺术特色:《雨中过李真人方丈二首·其二》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描绘了一幅宁静致远的画面。何景明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雨中的寂静与神秘,以及仙人居所的幽远意境。
  • 主题深度:这首诗不仅仅是简单的风景描写,更是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内心对于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于超脱世俗的追求。
  1. 写作背景
  • 时代背景:何景明生活在明朝,这是一个政治相对清明但社会矛盾依然存在的时期。他通过诗歌反映了这一时代的风貌和社会问题。
  • 个人经历:何景明的个人经历也对其作品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他的直率性格和对现实不满的态度,使他的作品带有一定的批判性和前瞻性。

《雨中过李真人方丈二首·其二》不仅是一首美丽的诗歌,更是一个时代的缩影和个体情感的真实记录,它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素养和深邃的思想感情。通过欣赏这首诗,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魅力和价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