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台暮云外,寂寂羽人居。
积雨阶除静,含风殿閤虚。
洞中留白日,窗下写丹书。
即此观幽逸,能令世虑疏。
注释:
层台:高耸的楼阁。暮云外:黄昏时云雾缭绕在楼阁之外。寂寂:寂静无声。羽人:道士。
积雨:连绵不断的雨水。阶除:台阶前的空地。含风:带有清凉的气息。殿閤:殿宇的门窗,指殿堂。
洞中留白日:道教传说,仙人住在洞里,白天不外出。丹书:用黄、赤二色涂在纸或帛上,用以书写文字。丹书,即朱笔写的字。
幽逸:超逸,洒脱。观:观察,体会。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雨中经过李真人方丈,有感而作,描写了李真人的居所和道士的生活,表达了诗人对道士生活的赞美和向往之情。
首句“层台暮云外”,描绘了一幅高耸入云的楼阁图景,给人以深远、宁静的感觉。诗人以“暮云”来形容天色渐晚,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同时也暗示了李真人方丈的神秘与超凡脱俗。
次句“寂寂羽人居”,则进一步描绘了李真人方丈的静谧氛围。“羽人”指的是道士,他们通常生活在山林之中,过着清静无为的生活。这里,诗人通过“寂寂”一词,表达了对道士生活的敬仰之情。
接着三、四句“积雨阶除静,含风殿阁虚”,则是对李真人方丈的具体描述。“积雨”指的是连绵不断的雨水,“阶除”是指台阶前的空地,“殿阁”则是殿堂的门户。这些词汇共同营造出了一个幽深静谧的环境,给人一种远离尘嚣的感觉。
最后一句“洞中留白日,窗下写丹书”,则是对道士生活的另一面进行了描绘。道士常常居住在山间的洞穴之中,那里可以躲避外界的喧嚣;同时,他们也喜欢在窗下写作或绘画,这是一种追求艺术和精神自由的生活方式。
整首诗通过描绘李真人方丈的静谧环境以及道士的生活状态,表达了诗人对道家思想的喜爱以及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道家思想的推崇和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