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雪呈望之

北风萧萧天雨雪,洪川大陆冰嶙峋。
城闰咫尺不可越,念子郁郁伤我神。
十年骨肉更知己,四海兄弟今何人。
夫子风流本绝世,致身况在万里津。
顷聆清辞叩哀玉,复暏高价收名珍。
愚弟病归卧丘壑,山中日与蓬蒿亲。
喜看结驷来天上,又许题诗到水滨。
嗟哉十日不一见,眼底胜会真难频。
茅薝白日苦太短,只有长夜堪留宾。
瓦垆木檠亦不恶,梅花柏叶俱鲜新。
只须对此共歌笑,莫使离别成逡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雨雪呈望之》是明代诗人何景明的作品。下面将从作品的背景、内容和艺术特色等方面进行介绍:

  1. 作品背景
  • 何景明是明代著名文学家,他八岁能作文,十五岁中举人。在弘治十五年进士及第后,授中书舍人。正德初年,因触怒刘瑾而被罢官。
  • 何景明的一生充满了政治变迁和个人挫折,他在仕途上经历了起伏,最终因病辞官归隐,以文会友,享受着山水间的宁静生活。
  • 何景明的诗作常常流露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他的这种情感在《雨雪呈望之》中得到了深刻的体现。
  1. 作品内容
  • 这首诗描写了北风呼啸、大雪纷飞的景象,以及诗人对于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诗人表达了自己身处异地,无法与亲人团聚的无奈与悲伤。
  • 诗中的“城闰咫尺不可越”,意味着诗人虽然心系故乡,但现实的束缚使他难以逾越。这反映了当时文人在政治上受到的种种限制和困境。
  • 诗人通过描写四季变换的自然景象,抒发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人生无常的哲学思考。这些主题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屡见不鲜,而何景明的表达方式又显得格外深刻和感人。
  1. 艺术特色
  • 何景明的诗歌语言简洁明快,具有很强的画面感和音乐性。他善于运用比喻和象征手法,使得诗歌意境深远,充满哲思。
  • 在《雨雪呈望之》中,何景明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巧妙地表达了自己的情感。这种将个人情感融入自然景观的创作手法,体现了他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感悟。
  • 何景明的诗歌在结构上也颇具匠心,往往采用对仗工整、韵律和谐的形式,使得诗歌在朗读时能够产生强烈的节奏感和韵律美。

《雨雪呈望之》不仅是一首表达亲情思念的抒情诗,也是一首具有深邃哲理和优美艺术性的作品。何景明通过这首诗展示了自己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同时也反映了明代社会的某些特征。读者可以通过这首诗更好地理解明代文人的内心世界及其所处的时代背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