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竹篇

君不见真翁堂下竹贯日,干云千尺高亭亭。万木避霜色飒飒,空岩回翠涛平生。
直节本无偶,手栽琅玕种琼玖。风月何曾忘此君,松梅况自称三友。
东曹郎君翁所奇,节概更与翁名齐。神龙昔向沧波化,彩凤今从玉树栖。
高堂兹辰开寿箓,却洗金盘对春竹。霓旌昼下仙人车,云管宵停嬴女曲。
翁家旧住上林西,托根白近蓬莱池。雪崖冰柱映楼阁,雨露常沾万岁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修竹篇》:咏物抒怀的诗篇

《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这是一首出自唐代诗人陈子昂之手的咏物抒怀诗。诗中通过对修竹的品性、功用及志向的生动描写和丰富想象,赞颂了坚贞不屈的高洁情操。

陈子昂,初唐诗人,他的诗歌创作充满了改革的呼声,其诗风豪放,语言质朴明快,洋溢着一股爽朗阳刚之气。在这首诗中,他运用了比兴寄托的手法,以修竹为象征,抒发了对高尚人格的追求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诗的前序简炼地概述了陈子昂倡导诗歌革新的主张:“采丽竞繁,而兴寄都绝”,指出当时诗坛风气之弊在于“采丽竞繁”。他号召诗人们继承和发扬建安风骨,即那种质朴、刚健的风格,创作出内容充实的诗歌,具有“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的特点。

在《修竹篇》中,陈子昂巧妙地运用了这种比兴寄托手法。诗中不仅描述了修竹的外形、质地和用途,更通过对修竹高洁品质的赞颂,表达了诗人对坚贞不屈精神的赞美和推崇。修竹以其挺拔的姿态和坚韧的性格象征着诗人高尚的品格和坚定的信念,表达了一种超越世俗、追求理想生活的态度。

整首诗的造境壮美,格调乐观豪放,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和情感冲击。语言质朴明快而又不失深意,充分体现了陈子昂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文学功底。

陈子昂的《修竹篇》不仅是一篇咏物诗,更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情感的抒情之作。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展示了唐代初期诗歌革新的光辉成就,成为我国文学史上不朽的佳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