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陵为仙居儿赋

性疏非傲物,懒慢竟何求。
身老兼多病,他乡况值秋。
衣冠随楚俗,饮啄且荆州。
好似张平子,曾无儿女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江陵为仙居儿赋》是明代诗人宋登春的作品

宋登春,字应元,号海翁、鹅池生,真定府新河人。他在诗坛上以其独特的个性和才华受到赞誉。其作品《江陵为仙居儿赋》展现了他淡泊名利、不拘一格的生活态度和艺术风格。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性疏非傲物,懒慢竟何求。  
身老兼多病,他乡况值秋。  
衣冠随楚俗,饮啄且荆州。  
好似张平子,曾无儿女忧。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无常和世事变迁的感慨。首联“性疏非傲物,懒慢竟何求”揭示了作者性格中既疏放又超脱的一面。他不求物质享受,也不在意世俗评价,这种性格使得他在生活态度上显得悠然自得。次联“身老兼多病,他乡况值秋”则反映了他身体上的衰老和精神上的孤独。身处异地,面对秋日萧瑟的景色,更增添了几分凄凉之感。接下来的“衣冠随楚俗,饮啄且荆州”描绘了他在异乡的生活状态,遵循当地的风俗习惯,饮食起居与荆州相似,透露出一种随遇而安的心境。最后两句“好似张平子,曾无儿女忧”引用了历史上著名文人张平子的典故,表达了自己虽然有如张平子一样的才学,却因年老多病,远离家乡,无法像古人那样有深厚的家庭情感和责任感。

《江陵为仙居儿赋》不仅是宋代文学中的一首佳作,也是了解宋登春个人经历和思想情感的重要文献。它以简练的语言和深刻的内涵,向读者传达了作者淡泊明志、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