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疏非傲物,懒慢竟何求。
身老兼多病,他乡况值秋。
衣冠随楚俗,饮啄且荆州。
好似张平子,曾无儿女忧。

【解析】

此为江陵赋得仙居儿。江陵是作者的故乡,作者在家乡看到一群仙居的儿童,便写下此诗。首联“性疏非傲物”,写出了仙居儿童的性情,既没有傲世出尘的清高,也没有世俗小人的鄙俗;“懒慢竟何求”写出了他们的生活态度,既不急功近利,也不追求荣华富贵。颔联“身老兼多病,他乡况值秋”,写诗人自己年迈多病,流落在他乡,正值秋季。颈联“衣冠随楚俗,饮啄且荆州”,写仙童们的衣着与风俗习惯,饮食起居等都遵循着当地的习俗。尾联“好似张平子,曾无儿女忧”,用典点化典故,意思是说:这仙童们就像汉代著名的文学家张衡一样,他们生活无忧无虑,不曾有儿女之忧。

【答案】

(1)“性疏非傲物”,写出了仙居儿童的性情,既没有傲世出尘的清高,也没有世俗小人的鄙俗;“懒慢竟何求”,写出了他们的生活态度,既不急功近利,也不追求荣华富贵。

(2)“身老兼多病,他乡况值秋”,写诗人自己年迈多病,流落在他乡,正值秋季。“衣带渐宽终不悔”句中的“衣带渐宽”指代的是身体消瘦、容颜枯槁,而“终不悔”表明诗人虽然身体消瘦、容颜枯槁,但并不后悔自己的选择。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言志的小诗。前两句写仙居儿童的性情,既没有傲世出尘的清高,也没有世俗小人的鄙俗;“懒慢竟何求”,写出了他们的生活态度,既不急功近利,也不追求荣华富贵。后三句写诗人自己年迈多病,流落在他乡,正值秋季。颈联“衣冠随楚俗,饮啄且荆州”,写仙童们的衣着与风俗习惯,饮食起居等都遵循着当地的习俗。尾联“好似张平子,曾无儿女忧”,用典点化典故,意思是说:这仙童们就像汉代著名的文学家张衡一样,他们生活无忧无虑,不曾有儿女之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