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汉逢诗侣,云霞送酒杯。
鸟飞巴子国,水落起王台。
宝剑知吴客,瑶琴识越才。
昭丘谁更赋,袅袅暮猿哀。
注释:
- 江汉逢诗侣:在江汉地区遇到了志同道合的诗人。
- 云霞送酒杯:用云霞装点酒,增添了美感。
- 鸟飞巴子国:鸟儿飞翔的地方是巴地(今四川一带)。
- 水落起王台:水位下降,露出了王台的遗迹。
- 宝剑知吴客:宝剑可以识别来自吴地的人。
- 瑶琴识越才:以瑶琴来鉴别越地的人才。
- 昭丘谁更赋:在昭丘这个地方谁再能赋诗?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嘉祐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描绘了诗人在江汉地区与张周二子相遇的情景,以及他对他们的友情和才华的赞美。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
第一句“江汉逢诗侣”,表达了诗人在江汉地区与张周二子相遇的情景。江汉地区,指的是长江和汉水交汇之处,这里是一个文人墨客云集的地方。在这里,诗人遇到了志同道合的诗侣,这是诗人人生中的一个重要时刻。
第二句“云霞送酒杯”,描绘了诗人与张周二子的饮酒场景。云霞被用来装点酒杯,使其显得更加美丽。这既反映了诗人对美的追求,也展现了诗人与张周二子之间的友谊。
第三句“鸟飞巴子国”中的“鸟”,可能是指诗人自己。巴地,指巴蜀地区,这里有许多美丽的风景。鸟飞巴子国,意味着诗人在巴蜀地区游览,感受那里的自然美景。而“水落起王台”,则暗示了时间的流逝,诗人可能正在感叹自己的青春易逝。
第四句“宝剑知吴客”,表明了作者对于吴客的赞赏之情。宝剑,象征着尊贵和力量。吴客,指吴地的人士,这里可能指的是张周二子。作者认为,只有来自吴地的人,才能拥有这样的宝剑。
第五句“瑶琴识越才”,表明了作者对于越地人才的认同。瑶琴,代表着高雅的艺术氛围。越地,指越地的人士,这里可能指的是张周二子。作者认为,只有具备高超音乐才能的人,才能配得上瑶琴。
第六句“昭丘谁更赋”,表达了作者对昭丘这个地方的向往。昭丘,可能是指昭州、桂林等地。这里的人们能够创作出更多的诗篇,令人赞叹不已。
最后一句“袅袅暮猿哀”,描绘了诗人在昭丘地区看到的情景。暮色中,猿猴的声音回荡在山谷之间,显得有些凄凉。这可能反映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整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诗人与张周二子在江汉地区的相聚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友情和才华的赞美之情。诗人以简练的文字,将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