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石元同调,辞官几岁华。
锄云开药圃,看月到僧家。
诗敌双峰回,门从五柳遮。
秋兰自可佩,何必问丹砂。
诗中“泉石元同调”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与环境的深深眷恋,这里的“泉石”指代的是山水之间的景致,意味着自然界的和谐与平衡。宋登春通过这样的表达,展现了他对于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尊重。
“辞官几岁华”则透露出诗人辞去官职后的生活状态。这里的“辞官”暗示了诗人可能经历了官场的浮沉或是个人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冲突,而“几岁华”则表明这种状态已经持续了一段时间。这反映了宋登春在经历人生变故后的心境和选择。
“锄云开药圃”描绘了一幅勤劳耕作的画面:诗人如同农夫一般,辛勤地在云层之间开垦药圃,这既象征着诗人勤奋的精神,也反映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与尊重。
接下来的“看月到僧家”,则转换了场景,从繁忙的自然劳动转向平静的夜晚生活。诗人在月光下与僧侣共度时光,这种描写不仅展现了诗人追求精神层面的满足,还体现了他对佛教思想的认同和向往。
“诗敌双峰回”,这里的“诗敌”指的是与诗人齐名的另一位诗人或文学对手,而“双峰回”则形象地描述了这两位文人之间的较量和交流。这不仅仅是对知识的追求,也是对艺术境界的一种追求。
最后的“门从五柳遮”则描绘了一个宁静的生活环境。五柳是指五柳先生,即陶渊明,这里用来形容诗人隐居生活的环境和状态,强调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清静生活。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个人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简朴生活、自然和谐以及精神追求的深刻理解。诗中的意象和表达方式都透露出一种淡泊名利、回归自然的思想倾向,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于诗歌艺术的深厚情感和独到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