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恃意气,长醉酒家楼。
不倚金吾势,曾随剧孟游。
卧山学剑术,历国揖诸侯。
白首无人识,空悲易水秋。

【注释】

①九日:指重阳节。

②恃:依仗;倚仗。

③金吾势:金吾,唐代的警卫军,掌管京城的治安。

④剧孟:汉初的大侠,以侠义闻名,后被刘邦处死。

⑤卧山学剑术:在山上学习练剑。

⑥历国揖诸侯:遍游各国,结交诸侯。

⑦易水秋:易水是古代流经燕国的一条河,这里指代战国时燕太子丹到秦国求和而兵败被杀的地方。

【赏析】

《九日即事》是唐大诗人王勃的作品,此诗写重阳节感怀,抒发了年高体衰而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全诗八句,每句七个字,四句一韵,平仄相间,音调和谐,节奏感强,富有音乐美。

首联“少年恃意气,长醉家楼”。诗人年轻时豪情满怀,喜欢喝酒,常常喝得醉醺醺地登上酒楼。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年轻时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生活不满的情感。

颔联“不倚金吾势,曾随剧孟游”,诗人虽然年少有为,但是并没有依靠金吾势(金吾是皇帝的卫士,这里指代权贵和势力)去实现自己的理想,而是曾经跟随剧孟(春秋时的大力士)学习练剑术。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权力和富贵的不屑一顾,以及对于武艺的热爱和追求。

颈联“卧山学剑术,历国揖诸侯”进一步描述了诗人的经历和抱负。他选择了隐居山林,专心修炼武术,希望能够像古代的剑客一样,能够纵横天下,结交诸侯。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英雄事业的追求和对于自由生活的向往。

尾联“白首无人识,空悲易水秋”则是诗人的感慨。到了晚年,诗人依然没有被人所理解,只能感叹自己一生的孤独和悲哀。这里的“易水秋”既是指战国时期燕太子丹为了求和而被秦国杀死的事件,也是暗示诗人自己的遭遇和心境。

【译文】

少年时期就凭借自己的意气和胆魄,经常醉酒地登上酒楼。

我并不依赖金吾(指代权贵)的势力,曾在剧孟身边学练过剑术。

我选择在山林中隐居修炼剑术,遍游各国结交诸侯。

白发苍苍时却没人理解我,只能独自悲伤地面对易水秋天的到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