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还赵郡留别李北翁

挟书出鲁关,高揖谢名山。
湖海寻同调,烟霞尚在颜。
才名元度外,辞赋且人间。
客人囊频涩,秋深鬓益斑。
白鸥依水宿,鸿鹄何云攀。
自笑身如矢,谁知刀有环。
居将伤岁暮,去不为途艰。
旧业花三径,新河水一湾。
首丘狐自恋,绕树鸟空还。
璧在心犹壮,珠投泪欲潸。
平原不可作,肝胆向谁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将还赵郡留别李北翁》是明朝诗人宋登春的作品。此诗不仅展示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某些现象。下面将对其主要内容进行详细介绍:

  1. 作品原文
    挟书出鲁关,高揖谢名山。
    湖海寻同调,烟霞尚在颜。
    才名元度外,辞赋且人间。
    客人囊频涩,秋深鬓益斑。
    白鸥依水宿,鸿鹄何云攀。
    自笑身如矢,谁知刀有环。
    居将伤岁暮,去不为途艰。
    旧业花三径,新河水一湾。

  2. 注释翻译

  • 这首诗的译文大致是:我带着书籍离开了鲁关,对名山表示了最高的敬意。
  • 我游历于湖海之间,寻求志同道合的人,而那些美丽的风景依然存在。
  • 我的名声远超过元度的才子,我的辞赋也超越了人间。
  • 我囊中羞涩,面对秋天让我的鬓角更加斑白。
  • 白鸥依偎在水中栖息,而鸿鹄又怎能飞得上去呢?
  • 我自嘲自己像箭一样快速地衰老,却不知道命运如同刀刃一般锋利。
  • 我将因岁月的流逝而悲伤,离去并不是因为路途艰难。
  • 我的旧业已经凋零,新的河流已经形成。
  1. 作品赏析
  •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表达了作者的离别之情和对生活的感慨。
  • 诗中的“才名元度外,辞赋且人间”展现了作者超凡脱俗的才学和对世俗的不屑一顾,体现了其独特的个性和才华。
  • “自笑身如矢,谁知刀有环”则揭示了作者对自身命运的无奈和悲哀,以及对于命运无常的深刻理解。
  1. 写作背景
  • 宋登春是一位有着深厚文学造诣的文人。这首诗可能是在其离开一个地方或完成一个项目后所作,表达了他对过去岁月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
  • 此诗可能也是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创作的,反映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现象的观察和思考。
  1. 相关评论
  • 这首诗被认为是宋登春的代表作品之一,其深刻的思想和独特的风格受到了广泛的赞誉。
  • 许多评论家认为,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人生的思考,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独特感悟和对自然的热爱。

宋登春的《将还赵郡留别李北翁》不仅是一首表现个人情感的诗歌作品,也是一部反映古代文人生活和社会风貌的重要文献。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明代文学的特点及其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