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浮庵

山城高尽处,选胜立招提。
沙白川为带,烟青峰作帏。
定中闻远鸟,坐起见遥池。
每到南屏静,亲人月色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罗浮庵》是明代诗人何南凤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展现了作者对山景和自然之美的深切感悟。这首诗不仅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也反映了作者对生活哲理的领悟。以下是对该作品的介绍:

  1. 作者简介
  • 何南凤:字道见,是广东梅州兴宁市石马人,也是一位才华横溢的佛教临济宗传人。他的家名“觉从”,号“知非”,又被称为半僧先生等别号。何南凤不仅是一位出色的诗人,还是一位在艺术上有深厚造诣的人士。
  1. 诗歌原文
  • 诗句:山城高尽处,选胜立招提。沙白川为带,烟青峰作帏。定中闻远鸟,坐起见遥池。每到南屏静,亲人月色低。
  • 翻译与解析:这四句诗描述了作者站在山顶上,远眺四周美景,感受着大自然的声音和气息。第一句提到“山城高尽处”,意味着站在高处可以一览众山小;第二句中的“选胜立招提”表达了作者选择这个地方作为观景的最佳地点;第三句中“沙白川为带,烟青峰作帏”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其中“沙”指的是河流或湖泊,而“青”则形容山峰的颜色。最后两句,“定中闻远鸟,坐起见遥池。每到南屏静,亲人月色低。”则是诗人在静坐中听到远处的鸟鸣声,起身后发现远处有一个池子,每次来到南屏山都会感受到一种平静与亲切的感觉,仿佛月光下的亲人一般。
  1. 诗歌主题
  • 自然与心境:通过对自然的描绘,何南凤表达了他对大自然深深的热爱和敬畏之情。同时,这些自然景观也反映了他的内心世界,通过观察自然来寻找内心的平静和安慰。
  • 道教影响:诗中提到“桃源洞说 罗浮东麓洞多桃,每春明花发,落花随水而出,遂呼其洞为桃源。”,暗示了罗浮山作为道教圣地的地位,以及道教在这片土地上的影响。

《罗浮庵》是一首充满诗意的诗歌,不仅描绘了美丽的山水景色,也传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悟和对自然美的赞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