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南凤
危峰峭岭老休攀, 只在这烟云杳霭间。 俗士侈谈重九乐, 僧家要得个中闲。 秋声叶脱林无障, 夜久风寒户欲关。 触景勿怀往昔事, 清宵弱冠宝山还。 注释: 己卯:古代以干支纪年,己卯是干支纪年的第五个,指代某一特定的年份。 重九:即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日。 宿:停留。 丞相峰:位于江西庐山的一座山峰。 原韵:按照原诗的韵律创作。 祗在烟云杳霭间:仅仅在烟雾缭绕、云雾弥漫的地方。 俗士
【诗句释义】 1.瞭然个事绝敲推,数月楸枰罢谱棋:指对世事看得明白,放下了一切杂念,不再像以前那样下棋、谱曲。楸枰,古代围棋的棋子。 2.载籍有人时自访,梦魂无我更谁知:指有记载的人(历史人物)可以亲自去拜访,而梦中出现的我却无法知晓自己是谁。载籍,记载历史的著作;时,代;自,亲自;访,访问;知,了解;无我,没有我;谁,谁能知道;更,还。 3.病躯习气耽床被,新岁情怀弄墨池
【赏析】 《游大帽山》是明代诗人王守仁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作于公元1519年(明正德四年)作者五十三岁时,当时王守仁任南京兵部主事。这首诗描写了作者在登高望远时,遥想当年自己曾梦绕子湖的往事。全诗意境深远,语言简练,富有哲理。 注释: 生平惯处最高山 —— 一生习惯于最高的山峰之上。 万里烟云指掌间 —— 万水千山如同手指般在眼前展开。 祇为登高乏足力 —— 因为登高而缺乏足够的力量。
九日宿丞相峰 丞相峰高不可攀,秋风吹我入云间。 白浮远水天边净,翠列群山月下闲。 九日好怀开胜地,十年痴梦醒禅关。 每从静里观人世,逐逐红尘那肯还。 注释: - 九日宿丞相峰:在重阳节这天住在丞相峰上。 - 丞相峰:指的是位于江西庐山的五老峰之一,因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在此隐居而闻名。 - 不可攀:形容山峰极高,无法直接攀登上去。 - 秋风吹我入云间:形容秋风带来的凉意让人感觉自己仿佛进入了云端。
注释: 照管身心未是闲,祇缘除却是非难。 照护自己的身心,并不是真正地悠闲自在,只是因为除去了是非的困扰。 闲心放下闲身在,面对溪流背对山。 将心中的杂念放下,身心自然也就轻松自在了,可以看着溪流,也可以背着大山。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的态度和追求。他认为人生的价值不在于外在的物质和名利,而在于内心的宁静和自由。因此,他选择了一种简单、朴素的生活方式,远离了世俗的纷扰和诱惑
山居用石屋韵 其二 名心才放便身轻,识破高明多不情。 剖判佛儒成妄执,抑扬宗教亦纷更。 般般巧说何曾悟,个个浑成只贵行。 拙守空山无别意,免教人我长无明。 注释: 1. 名心才放便身轻:意思是放下名利之心,身心变得轻松自在。 2. 识破高明多不情:意思是看透世间一切的虚幻和表面现象,不再被表面的华丽所迷惑。 3. 剖判佛儒成妄执:意思是对佛教和儒家的思想进行了彻底的分析
【解析】 1.“祖师关”:禅宗的入门处所。 2.“来机索莫还”:来机,指禅机的启示;索莫,犹言索然,空无。 3.“烟峦”:云雾缭绕的山峰。 4.“尘境”:尘世的境界,尘心。 【答案】 无禅懒设祖师关,一任来机索莫还。 嗟彼烟峦难避乱,怜余尘境且偷闲。 起床便见三竿日,开卷如游万里山。 公案重重频结了,肯存疑义在胸间。 译文: 我懒得去修行,把禅宗的入门处所——祖师关,丢得远远的。 来禅机的启示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的作品。 第一句“不向时人问重轻,深知学道在忘情。”意思是:我不去询问别人对于事物的轻重看法,因为我深知学习道理在于忘记感情。 第二句“阴晴一向难期必,冷暖于今几变更。”意思是:天气的阴晴变化一直难以预料,如今天气冷暖已经发生了多次变化。 第三句“为爱烟霞甘寂寞,又嫌交际罢游行。”意思是:我因为喜爱烟霞而甘愿过着寂寞的生活,但是我又嫌恶那些频繁的交际活动和游历。
【解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以“镜”为喻,说明自己与诸子的相遇并非偶然,而是命中注定。诗人认为真正的友情是不需要任何修饰的。他劝诸子不必再讨论什么“圣贤”之类的问题了,因为一切都已经融会贯通了。 【答案】 ①相逢漫道是前缘,镜镜交光在目前。②以法亲时非貌合,将心付处绝情牵。③此中并不容师弟,当下何烦论圣贤。④只一话头无别念,往来离合尽浑然。注释:“漫道”:不要说,不要说吧;“镜”“交光”:比喻
这首诗的格式和内容都相当特别,没有明确的韵律结构,也没有传统的对仗或排律形式。它更像是一首自由诗或现代诗,通过诗句的排列和组合来表达诗人的情感和思想。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释义和赏析: 1. 机山知非吟 - 机山:比喻困境或障碍,这里指学习过程中的困难。 - 知非:明白是非。 - 吟:吟咏,指诗歌创作。这里可能是在表达面对困难时的反思或自我批评。 2. 从来只是学人做,学去学来成假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