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南凤
何南凤,字道见。 兴宁人。 明神宗万历四十三年(一六一五)举人。 性最颖异,十五食饩,即落发逃禅,父心吾明经苦留之,乃还俗,领举人。 会试燕京,遇黄山普门禅师,谈论相契,遂决意出家。 游齐鲁吴越山水,访朱蓼水相国于聊城,访支宁瑕、周开鸿、任采石诸子于嘉善,禅盟诗社,遍相印證,远近皈依者甚众,号牧原和尚。 尝居平远文殊、龙川石岭、罗浮祥云、萧岩同峰,及闽之汀杭诸刹,晚栖豫章普济,其徒迎归兴宁。
罗浮庵
山城高尽处,选胜立招提。 沙白川为带,烟青峰作帏。 定中闻远鸟,坐起见遥池。 每到南屏静,亲人月色低。
魏孔时过幽兰寺
煦日幽兰发,良人到白云。 韶光真共惜,芳气欲相分。 酌我泉之洁,听他鸟已纷。 深谈花是雨,未遣世间闻。
答李和衷
举世解人少,君曾解也无。 卖香儿挑粪,被褐士怀珠。 高调声相和,名山趣肯孤。 还期秋色里,笑语动西湖。
武林别西生之苕中
出处天难定,谁当问合离。 三年才见面,一月共题诗。 灯雨谈何剧,瓶云兴欲移。 湖光山色在,长久照须眉。
次韵答丘毛伯太史
惟禅与文字,春在万花间。 北斗瞻公峻,西方容我闲。 新诗投锡杖,清韵布香山。 何日虎溪上,重逢破笑颜。
道见,原名何南凤,明代诗人
何南凤,字道见。 兴宁人。 明神宗万历四十三年(一六一五)举人。 性最颖异,十五食饩,即落发逃禅,父心吾明经苦留之,乃还俗,领举人。 会试燕京,遇黄山普门禅师,谈论相契,遂决意出家。 游齐鲁吴越山水,访朱蓼水相国于聊城,访支宁瑕、周开鸿、任采石诸子于嘉善,禅盟诗社,遍相印證,远近皈依者甚众,号牧原和尚。 尝居平远文殊、龙川石岭、罗浮祥云、萧岩同峰,及闽之汀杭诸刹,晚栖豫章普济,其徒迎归兴宁。
何南凤
何南凤,字道见。 兴宁人。 明神宗万历四十三年(一六一五)举人。 性最颖异,十五食饩,即落发逃禅,父心吾明经苦留之,乃还俗,领举人。 会试燕京,遇黄山普门禅师,谈论相契,遂决意出家。 游齐鲁吴越山水,访朱蓼水相国于聊城,访支宁瑕、周开鸿、任采石诸子于嘉善,禅盟诗社,遍相印證,远近皈依者甚众,号牧原和尚。 尝居平远文殊、龙川石岭、罗浮祥云、萧岩同峰,及闽之汀杭诸刹,晚栖豫章普济,其徒迎归兴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