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南凤
何南凤,字道见。 兴宁人。 明神宗万历四十三年(一六一五)举人。 性最颖异,十五食饩,即落发逃禅,父心吾明经苦留之,乃还俗,领举人。 会试燕京,遇黄山普门禅师,谈论相契,遂决意出家。 游齐鲁吴越山水,访朱蓼水相国于聊城,访支宁瑕、周开鸿、任采石诸子于嘉善,禅盟诗社,遍相印證,远近皈依者甚众,号牧原和尚。 尝居平远文殊、龙川石岭、罗浮祥云、萧岩同峰,及闽之汀杭诸刹,晚栖豫章普济,其徒迎归兴宁。
结盘谷庵书怀
古人事船居,宁复问地利。 烧骨散清流,不为身后计。 只缘道者心,偏与山川契。 空谷足烟霞,死生皆惬志。 把茆盖却头,善养浩然气
紫金山和白乐天二首示印岳印中诸子
人生贵适性,何必慕荣达。 畏彼衣冠劳,去家时削发。 囊中无羡钱,传食作生活。 在处有青山,山山好看月。
星郎温生自上杭访余于齐昌同过端午于中洲寺佳句见示援笔属和以相印正云
曾晰异三子,孔氏谓何伤。 固知超世士,靡不具别肠。 吾心诚自得,何必霸与王。 蚁旋古磨上,谁克谙其详。 谭理绎数者,大都是观场。 智人静理会,临镜对新妆。 荣衰日渐变,好丑讵容商。 休认镜中影,而忘镜上光。 上元如昨日,倏忽又端阳。 佳人千里来,志气火昂藏。 不屑晚近姿,直欲游唐皇。 极厥所究竟,遐哉何能量。 只恐儒释间,歧路尚彷徨。 所以我心迫,议论为之狂。 举世迓能变,在我独称常。
幽兰示门人
谋生夙所短,衣食人之馀。 道逢怀德者,筑室揖余居。 黄尘爰息哉,酣读古人书。 书中何所乐,乐言人事虚。 靡荣亦靡悴,靡戚亦靡疏。 御物时嚣然,观理旋晏如。 乃知徙义亟,过也畴能无。 勖哉二三子,朝夕与余俱。 头陀学古道,毋为俗法驱。 清泉熟白米,此外更何须
过淮祠
一载羁平莽,见山如故人。 击楫黄河水,浩然发想新。 如何日荡涤,不尽世间尘。 漠漠淮流上,韩侯郁有神。 数古功高士,谁全圣主仁。 好学赤松子,长往保吾真
淮上遇雨步韵怀朱蓼水先生
邮亭有风雨,行客易生情。 家万里以外,身一叶之轻。 虽然一叶轻,放歌常尽声。 人生不戚戚,意气凌太清。 耻同名利客,含酸对远征
游大帽山
傍涧缘崖数里长,洞云穿尽见山光。 登高一望无边际,指点岭南在渺茫。
寓霍山喜池直夫居士见访
道人元不霍山住,十六年来才两度。 今遇端山特地来,闲名知被人添注。
五子山咏
两峰回合一峰圆,缚屋峰前度岁年。 万事果然无用了,烟霞长伴道人眠。
茆庵书怀
照管身心未是闲,只缘除却是非难。 闲心放下闲身在,面对溪流背对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