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原和居野应制

雾敛平原淑气多,风柔旷野曙光和。
长镵种玉云千亩,短棹垂纶雨一蓑。
两两黄鹂鸣绿树,飞飞白鹭浴清波。
安时作息无馀事,何异尧民击壤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川原和居野应制》是明代诗人吴伯宗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在这首诗中,吴伯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田园风光与农耕生活的和谐画面,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恬淡生活的向往,以下是对该诗的具体介绍:

  1. 作者简介:吴伯宗,明朝江西金溪人,字祏,以字行。洪武初年参加科举考试获得第一,后来担任礼部员外郎等职。他在任内因直言进谏得罪权臣胡惟庸,最终被贬官凤阳。在云南任职期间,他上书论时政,因批评胡惟庸专横而获罪,结果被降职为检讨。晚年,他因再次上书而被贬谪云南,终其一生未能返回家乡。
  2. 原文内容:雾敛平原淑气多,风柔旷野曙光和。长镵种玉云千亩,短棹垂纶雨一蓑。两两黄鹂鸣绿树,飞飞白鹭浴清波。安时作息无馀事,何异尧民击壤歌。
  3. 作品赏析:这首诗以清新脱俗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生动地描绘了一幅春意盎然的田园图景。首句“雾敛平原淑气多”勾勒出清晨时分,雾气散尽,平原上弥漫着清新的气息。接下来,“风柔旷野曙光和”描写了和煦的春风,阳光洒满旷野,万物复苏的景象。颔联“长镵种玉云千亩,短棹垂纶雨一蓑”则展现了农耕生活中的宁静与惬意,长镵挥动间仿佛播下了无数希望的种子,而垂纶的农夫则享受着雨后的清凉与宁静。颈联“两两黄鹂鸣绿树,飞飞白鹭浴清波”则是听觉与视觉的双重享受,鸟儿与水禽的和谐共处增添了诗意与生机。尾联“安时作息无馀事,何异尧民击壤歌”表达了诗人对简单生活的向往,他认为自己就像上古时期的舜帝那样,过着平和的生活,享受着大自然的恩赐。全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景象。

《川原和居野应制》不仅是明代诗歌创作中的佳作,也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田园生活美学的重要体现。读者在欣赏这首诗的同时,也能从中汲取到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和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