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苏赠叶汉客

黄金散尽眼犹青,坐久蒲团竹槛凭。
身老尚存浮海兴,心闲常似住山僧。
野蔬自采充斋食,破衲亲缝礼佛镫。
一自昔时辞旧国,十年清梦到无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姑苏赠叶汉客》是一首七言律诗,由清代诗人陈子升创作。《姑苏赠叶汉客》不仅是一首具有艺术价值的文学作品,还承载了作者深厚的情感和独特的审美观念。下面将从多个角度来探讨这首诗:

  1. 作者简介:陈子升(1696-1771),字则梁,号湘帆、湘佩,浙江钱塘(今杭州市)人,清代著名诗人、散文家、词人。他的作品风格清新自然,意境高远,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诗歌原文:《姑苏赠叶汉客》全诗如下:
岂择龙江与虎丘,飘然只是采真游。  
自甘藜藿如僧戒,不戴芙蓉亦羽流。  
千里烟波随放荡,一房花石共绸缪。  
他年约尔频相见,来往清风两袖秋。  
  1. 诗歌鉴赏:在鉴赏《姑苏赠叶汉客》时,可以看到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首先,诗人通过描绘一幅美丽的画卷,表达了对远方友人的深深思念。其次,诗中“黄金散尽眼犹青”一句,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态度的豁达和超脱,以及对友情的珍视。最后,诗人以“往来清风两袖秋”收尾,寓意着无论何时何地,都能与朋友保持联系,共享美好时光。
  2. 文化背景: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具有一定的时代特色,反映了清代文人的精神风貌和审美追求。同时,它也融入了苏州地区特有的地域文化,使作品更加丰富多彩。
  3. 艺术手法:陈子升在《姑苏赠叶汉客》中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使得诗歌更加生动形象。同时,诗歌的节奏感强,读起来朗朗上口,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4. 历史影响:这首诗不仅在当时受到了广泛赞誉,而且在文学史上也占有一席之地。它被许多后人传颂和效仿,成为清代文人诗词创作的典范之一。

《姑苏赠叶汉客》是一首极具艺术价值的文学作品。它不仅展示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深邃的思想境界,也反映了清代文学的繁荣和发展。这首诗的艺术价值和文化意义不容忽视,值得深入探讨和学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