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散尽眼犹青,坐久蒲团竹槛凭。
身老尚存浮海兴,心闲常似住山僧。
野蔬自采充斋食,破衲亲缝礼佛镫。
一自昔时辞旧国,十年清梦到无曾。
姑苏赠叶汉客
黄金散尽眼犹青,坐久蒲团竹槛凭。
身老尚存浮海兴,心闲常似住山僧。
野蔬自采充斋食,破衲亲缝礼佛镫。
一自昔时辞旧国,十年清梦到无曾。
注释与赏析:
- 黄金散尽眼犹青,坐久蒲团竹槛凭。
- 这句话描述了一个人物因为经历了财富的失去而仍然保持着一种清澈的眼神。他长时间地坐在蒲团上,通过竹制的栏杆来休息。这里的“黄金”可能指的是曾经拥有的财富,但最终都消散了,而“眼犹青”则表达了尽管金钱已经消失,他依然保持着清醒和清明的心态。
- 身老尚存浮海兴,心闲常似住山僧。
- 这里描绘的是一个老人虽然年岁已高,但仍保持着一种像海上航行者一样的勇气和决心。同时,他也像山中的僧侣那样,心境宁静,不受外界纷扰。这种对比可能是在说,尽管生活条件艰苦,但主人公的心态却始终保持着一种平和与超脱。
- 野蔬自采充斋食,破衲亲缝礼佛镫。
- 这句诗描述了主人公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他亲自采摘野菜作为食物,而且亲手缝制衣物来供养佛灯。这种行为体现了他对简朴生活的热爱以及对宗教生活的虔诚。
- 一自昔时辞旧国,十年清梦到无曾。
- 这是整首诗的结尾部分,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生活的怀念。他回想起自己曾经离开家乡、远离故土的生活,那种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如同梦境一般。这里的“十年清梦到无曾”,意味着这种思念持续了很长时间,直到今天才得到解脱或满足。这也可能是诗人对自己过去经历的一种感慨,或者是对现在生活的一种新的理解。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一个人物的描写,展现了他面对困境时的坚韧不拔和对简朴生活的热爱。诗中的主人公虽然失去了财富,但仍然保持了一种清晰的头脑和宁静的心灵。他的日常生活行为,如亲自采集野菜和缝制衣物来供养佛灯,都体现了他对生活的尊重和对信仰的坚持。最后一句“一自昔时辞旧国,十年清梦到无曾”,则是对过去生活的深刻回顾和反思,同时也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和希望。整首诗语言朴实,情感真挚,具有很强的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