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名山曾未几,新栽松柏已成围。
石门峰好窗中见,竹径云闲寺里飞。
衰草岸边孤鹤立,夕阳舟上数僧归。
连宵好月劳相示,还约春来及蕨肥。
小金山留别不退和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小金山留别不退和尚》是一首由宋代诗人方回所作,该诗作于元至正元年(1341年),时在江西上饶。方回曾为僧人,故诗中表达了对不退和尚的深情厚谊。全诗以“山僧”自喻,抒发了对友情、友情淡忘及人生无常的感慨。
这首诗的主要内容和情感如下:
诗歌原文
一丘居士昔相从,
万卷先生今独行。
我亦青山君白屋,
相逢何事更匆匆。
诗歌解析
一丘居士昔相从:这句表达了诗人与一位朋友曾经共同生活在一起的情景,”一丘”在这里指的是一方土地,比喻朋友之间亲密无间的关系,就像同处一处的小山丘一样。”相从”则意味着相伴而行,共同进退。
万卷先生今独行:这里的“万卷先生”是对不退和尚的一种尊称,因为不退和尚博学多才,学识渊博,故有此称。而“今独行”说明现在这位先生独自行走,可能因为某种原因离开了原来的群体或地方。
我亦青山君白屋:这里使用了两个成语来形容自己和朋友的住所。”青山”代表自己的住所,而”白屋”则指简朴的居所。这两句表明诗人虽然身处简朴之地,但依然保持着与不退和尚之间的深厚友谊。
相逢何事更匆匆:最后两句反映了诗人与不退和尚相遇后感到的惊讶和不舍。”相逢”暗示两人久别重逢,而”更匆匆”则表达了相见时的匆忙与遗憾,可能是因为时间的短暂或双方未能有更多的交流。
总结
《小金山留别不退和尚》是一首充满友情和哲理的诗作,通过对过去与现在的对比,以及对友情的描述,展现了作者对于人生经历的深刻思考和感悟。这首诗不仅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也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某种哲学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