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藏此日太无端,郭外维舟岁已阑。
樵客出来山路暗,牧童归后夜风寒。
上滩渔火光难定,渡水钟声响易残。
十载旧游今不忘,绕江陈胜誓师坛。
岁暮泊舟博罗
介绍
《岁暮泊舟博罗》是明代诗人何绛创作的古诗。这首诗通过描绘作者在岁暮之时泊舟于博罗江畔的场景,展现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对往昔旧游的回忆。
何绛的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一幅静谧而又带有些许凄凉的冬日江边图景。《岁暮泊舟博罗》全文如下:行藏此日太无端,郭外维舟岁已阑。樵客出来山路暗,牧童归后夜风寒。上滩渔火光难定,渡水钟声响易残。十载旧游今不忘,绕江陈胜誓师坛。
诗中“行藏此日太无端,郭外维舟岁已阑”描绘了诗人在一个没有特定目的的日子里,漫无目的地行走,最终来到郭外的江边。这里的“太无端”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状态的一种无奈或迷茫感。而“岁已阑”,则是指时间的流逝,岁月已经走到了尽头。这两句不仅描绘了时间和空间的转换,也体现了一种人生的无常和世事的变迁。
诗中的“樵客出来山路暗,牧童归后夜风寒”描写了两个典型人物——樵夫和牧童,他们分别代表了劳动人民的生活状态和他们所面对的自然条件。樵夫在天色已晚时出来劳作,而牧童在夜色降临后归家,这一切都构成了一幅充满生活气息的画面。同时,“夜风寒”这一细节,更是加强了诗中所传达的寒冷、孤独的氛围感。
“上滩渔火光难定,渡水钟声响易残”两句则进一步加深了这种感觉,上滩时的渔火显得有些摇曳不定,而渡水的钟声则容易消散在江面上。这些意象共同营造出一种既真实又稍纵即逝的感觉,使得整个场景更加生动和具有画面感。
最后两句“十载旧游今不忘,绕江陈胜誓师坛”则是诗人情感的升华。这里提到的“绕江陈胜誓师坛”可能指的是历史上的一个著名事件或遗址,诗人通过对过去的回顾,表达了对自己曾经有过的志向和决心的记忆,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的感慨与反思。
何绛的《岁暮泊舟博罗》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的诗歌,更是一首富有哲理和历史深度的作品。它通过对日常生活的观察和内心世界的抒发,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深刻感受。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了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