挟瑟归来路八千,米囊花发杏花鲜。
闲厅只自弹归雁,世上何人识此弦。
寄梁药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梁药亭》是一首清代诗人何巩道创作的七言律诗。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故国的思念和对友人离别时的不舍之情。具体介绍如下:
- 作者简介:
- 何巩道,字皇图,明末清初广东香山人。他是明诸生,入清后不仕。
- 他的诗多表达故国之思,有《樾巢稿》。何巩道的作品在当时及后世都有很高的评价。
诗歌原文:《寄梁药亭》原文如下:
百里江烟隔广州,西风吟思忆同游。
一年秋色难逢月,半夜羁情易倚楼。
树冷栖鸦终夕起,草枯萤火满城流。
河边无限萧萧树,遮尽归鸿又是愁。诗歌解析:
- 首联:“百里江烟隔广州,西风吟思忆同游。”这句描写了诗人与友人相隔万里,却因为西风而勾起了对过去共同游玩的记忆。
- 颔联:“一年秋色难逢月,半夜羁情易倚楼。”这里表达了诗人对季节变换的感慨,以及对夜晚独自倚楼时的孤独感受。
- 颈联:“树冷栖鸦终夕起,草枯萤火满城流。”这两句进一步渲染了秋天的萧瑟氛围,以及夜色中萤火虫的微弱光芒。
- 尾联:“河边无限萧萧树,遮尽归鸿又是愁。”最后两句则将主题推向高潮,表达了对友人归途的关切和不舍。
《寄梁药亭》不仅是一首表达诗人对故国和友人情感的七言律诗,更是一种艺术的展现,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了作者复杂的内心世界。这首诗不仅在文学上具有重要价值,也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