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别江城何太匆,忆师常在五更钟。
缄书欲寄樵西寺,寺隔春云千万重。
寄白山上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你提到的“寄白山上人”似乎不是一个广为人知的文学作品标题,因此可能存在一些误解。我猜测您可能是在提“寄白山人”,这是唐代诗人贾岛的作品。下面我将为您介绍这首诗及其相关信息。
贾岛简介
贾岛(779年—约843年),唐朝著名诗人,以其独特的诗歌风格和对后世影响深远的“推敲”故事而著称。他的诗作多以描写自然景观和抒发个人情感为主,语言简练,富有哲理。
《寄白山人》原文及解析
《寄白山人》是贾岛创作的一首抒情诗,表达了他对友人深厚友谊的思念之情。这首诗简洁而深刻,通过对白山人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对友情的珍视。
- 诗歌原文:
自君之出矣,
如有所失。
何以解忧?
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
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
沉吟至今。
- 诗意解析:
- 此诗以第一人称叙述,表达了诗人因朋友离去而产生的孤独与忧愁。
- “自君之出矣,如有所失。”描述了诗人看到友人离开后的情感反应,即感到失去了某种重要的存在。这种失落感可能来源于对友人的依赖或是对未来联系的担忧。
-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这句表达了诗人试图通过饮酒来寻求解脱的方式,体现了他对于解决心理困扰的一种无奈选择。
-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通过描绘衣服的颜色和诗人的心情,进一步加深了诗中情感的表达,显示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绪和对友人的深切怀念。
- 最后两句“但为君故,沉吟至今。”揭示了诗人之所以长时间不能忘怀的原因,即因为朋友的离去让他感到特别地难以释怀。
《寄白山人》是一首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的诗歌。它不仅展示了贾岛深厚的人文情怀,也反映了唐代文人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生活状态和精神追求。这首诗不仅是贾岛诗歌创作中的佳作,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如果您需要更深入了解贾岛的其他作品或其文学背景,我很乐意为您提供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