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谭中丞母

慈母丸熊旧,仙郎符虎新。
去持开府节,归慰倚门人。
榴火当樽艳,荷香入酒醇。
添筹从汉沔,献祝指峨岷。
早逐潘家驭,休回王子轮。
愿将称寿意,散作锦江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寿谭中丞母》是明代诗人余继登创作的一首五言排律。这首诗不仅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政治背景和人文关怀。

《寿谭中丞母》作为余继登的作品,其艺术成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诗歌内容:《寿谭中丞母》通过描绘中丞母亲的生活片段,展现了一位母亲在家庭和社会双重角色中的坚韧与智慧。诗中“慈母丸熊旧,仙郎符虎新”表达了母亲的深厚感情以及对子孙后代的期许。而“榴火当樽艳,荷香入酒醇”则生动地刻画出宴会的热闹场景,展现了节日氛围的热烈和欢乐。

  2. 诗歌技巧:在修辞方面,余继登采用了诸多形象生动的比喻,比如将母亲比作“慈母丸熊旧”,将中丞比作“仙郎符虎新”。这些比喻富有象征意义,使得整首诗的意象更加丰富和深刻。此外,诗中多次运用了对仗,如“去持开府节,归慰倚门人”和“愿将称寿意,散作锦江春”等,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和韵律美。

  3. 诗歌情感:通过对中丞母亲及其家庭的描写,余继登传达了对长辈的尊敬和对家族的关爱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诗中所蕴含的情感真挚而深沉,能够让读者感受到诗人的深情厚谊。

  4. 诗歌价值:在文学史上,《寿谭中丞母》不仅仅是一首诗歌作品,它还反映了明代的社会风俗、政治状况以及文人的思想情感。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不仅可以了解到明代的文化背景,还可以窥见那个时代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风貌。

《寿谭中丞母》不仅是余继登文学创作中的一个亮点,也是研究明代文化、历史和社会的重要文献之一。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鉴赏,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历史发展的复杂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