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徐封君翰检端铭之父

忆昔年当龆龀时,与君诸弟相游嬉。君时文章光陆离,凌云有赋众所奇。
投分未登孺子榻,论交已受季方知。三十馀年疾如驶,予发种种已如此,君今头颅可知矣。
闻君年开六帙馀,骨格清奇鹤不如。教儿已作凤池客,携室同向鹿门居,君今不乐将安须。
春花发繁红,秋樽湛芳绿。鸠杖双携灵寿筇,紫箫共度长生曲。
何必怀金纡紫谒帝庐,又何必求仙问道访茅屋,如此五年愿亦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寿徐封君翰检端铭之父》是明代诗人余继登创作的一首杂言诗。这首诗通过回忆过去与朋友的游历、友情以及彼此间深厚的交往,表达了作者对友人深厚情谊的怀念和对其才华的赞美。以下是对作品的详细介绍:

  1. 诗歌背景: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在明代,诗人余继登在回忆与朋友之间的往事时所创作的。这一时期,文人墨客之间交往密切,相互之间的友谊常常成为他们作品中的重要主题。

  2. 诗歌内容:诗歌中,诗人通过描述与朋友共同游玩的场景,展示了两人之间的友情和默契。同时,诗人也提到了自己对于朋友才华的赞赏和钦佩。这种对友谊和才华的双重赞美,使得这首诗不仅仅是对过去的怀念,更是对一种理想人际关系的向往。

  3. 诗歌风格:这首诗的语言简洁明了,情感真挚而深沉。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友人才华的尊重。这种风格的诗歌往往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使人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4. 社会影响:作为明代诗人的作品,这首诗在当时的社会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它不仅是对个人友情的颂扬,也是对文人墨客之间交往的反思。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明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社会风貌,同时也能够感受到诗人对于友情的珍视和对于文学的追求。

《寿徐封君翰检端铭之父》这首诗不仅在文学上有其独特的价值,更在历史和文化层面上具有深远的意义。它不仅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也是对友情和文学追求的永恒赞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