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郡城西楼

黄尘卷地咽笳声,独上危楼百感生。
象郡西来千嶂合,虎门东去大江平。
秦云犹傍任嚣冢,汉日长悬陆贾城。
十载离忧将寄远,芳洲谁与采兰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登郡城西楼》是明代诗人岑徵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作于明代,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在中国古典文学中占有一席之地。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详细分析:

  1. 诗歌原文
    黄尘卷地咽笳声,独上危楼百感生。
    象郡西来千嶂合,虎门东去大江平。
    秦云犹傍任嚣冢,汉日长悬陆贾城。
    十载离忧将寄远,芳洲谁与采兰蘅。

  2. 诗歌内容解析

  • 首联:“黄尘卷地咽笳声,独上危楼百感生。” 描绘了一幅尘土飞扬、笳声凄厉的荒凉景象。诗人独自一人登上高楼,内心的感慨随之而生,表达了诗人在异乡的孤独和对家乡的思念。
  • 颔联:“象郡西来千嶂合,虎门东去大江平。” 描述了从象郡向西望去,连绵的山峰如同千重屏障一般合拢;而从虎门向东看去,大江波平浪静。这两句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变化和情感的起伏。
  • 颈联:“秦云犹傍任嚣冢,汉日长悬陆贾城。” 通过提到历史上的人物和地名,诗人表达了对历史的追忆和对前辈们的敬仰之情。同时,也暗示了诗人自身经历的沧桑和对未来的期望。
  • 尾联:“十载离忧将寄远,芳洲谁与采兰蘅。” 这句表达了诗人十年来的忧愁和思乡之情,以及未来希望有人能共同品味这份忧愁和喜悦。这里的“芳洲”指的是美丽的江边小洲,诗人在这里寻找心灵的慰藉。
  1. 艺术特点
  • 情景交融: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历史遗迹,巧妙地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使得景物成为诗人情感的载体。
  • 意象丰富:诗中的意象如“象郡”、“虎门”、“任嚣冢”、“陆贾城”等,都富有象征意义,增强了诗歌的内涵和美感。
  • 语言凝练:尽管整首诗的字数有限,但每一个字都经过精心挑选,既传达了丰富的意境,又保持了语言的简洁和力度。

《登郡城西楼》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风光和历史的诗歌,更是一部情感深邃、意蕴丰富的文学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古典诗歌的魅力和价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