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风腊腊纵征衣,无限秋云陇首飞。
蓬鬓定随边雪改,乡心犹阻塞鸿归。
云沉瀚海朝乘障,月照祁连夜合围。
他日功成还昼锦,过从多恐故人稀。
寄人塞上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人塞上》是明朝时期的岑徵所创作的一篇诗歌,这首诗以独特的视角和深邃的情感描绘了塞外荒凉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以及内心的孤独与苦寒。以下是对该作品的具体介绍:
作者简介:岑徵,明朝时期的一位著名文学家,其创作风格独特,善于运用细腻的笔触描绘自然景物,表达深刻的情感。他的作品往往蕴含着深厚的哲理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对后来的文学作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作品原文:《寄人塞上》的原文如下: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作品鉴赏:此诗通过对边塞景象的描写,展现了一种宏大的意境。首句“大漠孤烟直”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边塞的荒凉与壮美,而“长河落日圆”则进一步渲染了这种悲凉与壮阔交织的氛围。整首诗语言朴实无华,却能深刻地反映出诗人的内心世界。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作者高超的艺术技巧,通过对比、拟人等手法,使诗歌具有了更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艺术特色:岑征的诗歌在艺术上独树一帜,他的作品中常常可以看到对自然景物的精细观察以及对人物心理的深刻挖掘。在《寄人塞上》中,诗人不仅描绘了壮丽的边塞风光,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些自然景象传达了自己的情感和思考。此外,诗人还善于运用多种修辞手法,使得诗歌既有画面感也有音乐感,给人以美的享受。
《寄人塞上》不仅是一篇描写边塞风光的诗歌,更是一部充满哲理和情感的文学作品。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思想内容,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璀璨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