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山南楼对月

一自扁舟别故园,几逢明月不成圆。
玉山今夜还逢月,依旧蛾眉到帐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玉山南楼对月》是明代诗人何吾騶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作者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对自然美景的独特感悟。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详细介绍:

  1. 创作背景:何吾驺创作《玉山南楼对月》时正处于他的晚年时期。据史料记载,他在晚年时因政治原因被贬,被迫离开家乡和熟悉的环境。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反映了他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对自然之美的无限感慨。

  2. 诗歌原文
    一自扁舟别故园,几逢明月不成圆。
    玉山今夜还逢月,依旧蛾眉到帐前。

  3. 诗歌解析

  • 第一句:“一自扁舟别故园,几逢明月不成圆。”表达了诗人因政治原因不得不离开故乡的无奈与悲哀。”扁舟”指的是小船,这里用来形容诗人在政治风波中的漂泊状态。”故园”则指代诗人的故乡或家园,表达了他对于家乡的深深怀念。”成圆”则是指圆满或完整的团圆,但诗人却因为种种原因未能实现这一愿望,这种遗憾和失落感在诗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 第二句:“玉山今夜还逢月,依旧蛾眉到帐前。”这里的“玉山”象征着诗人心中的故乡或理想,而“月”则代表了故乡的美丽和宁静。”成圆”在这里可能意味着诗人期待已久的重逢或团聚,但最终并未如愿以偿。然而,即便没有实现团圆的愿望,诗人也并未感到绝望,反而将这种遗憾转化为对未来的期许,希望自己能够像月亮一样照亮他人的前程,这是一种崇高的精神境界。
  1. 艺术特色
  • 意境深远:这首诗通过对月夜下的故乡景象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宁静而又充满诗意的画面。它不仅让读者感受到了故乡的美丽,更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传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怀念和对未来的美好期待。这种深远的意境使得这首诗具有了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意义。
  • 语言简练:何吾騶的诗歌语言简洁明了,每一个字都经过精心挑选,既体现了他高超的文学功底,又使得整首诗读起来朗朗上口。这种简练的语言风格,使得诗歌更加易于理解,同时也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1. 历史影响
  • 文化传承:这首诗不仅是何吾騶个人的杰作,更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通过优美的诗句和深沉的情感,向世人展示了中华诗词的魅力和深邃内涵。同时,它也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文化遗产,让人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古代文人的生活和思想。
  • 教育意义:《玉山南楼对月》作为一首脍炙人口的作品,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和丰富的艺术表现力,对于启迪人们的思想、激发人们的灵感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它不仅是学习古代诗词的重要材料,也是研究古代文化和历史的宝贵资料。

《玉山南楼对月》不仅因其精湛的文学技艺和深邃的思想内涵而成为中国古代诗词的经典之作,更因其所蕴含的深厚人文精神和历史价值而受到后人的广泛赞誉。这首诗不仅展示了何吾騶高超的文学才能和敏锐的观察力,更体现了他对人生、对自然的深刻理解和独特感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