噫唏吁行送吴生二首

噫唏吁,送君行,出门去。十年一剑鹈霜寒,未试先催哀鸟语。
破家试法汤网宽,夜静天高涕如雨。丈夫违时何足嫌,恨不小心事圣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噫唏吁行送吴生二首》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出自他晚年的诗作。这组诗共四首,分别表达了作者对友人吴生离去的感慨和不舍之情。以下是对这组诗歌的分析与解读:

第一首《噫唏吁行送吴郎》

原文
噫唏吁行送吴郎,吴郎去兮江东,
美玉无当,在中道长。美人赠我桂花酒,
羞逐来禽子,何由见吴王?

解析

  1. 情感表达:这首诗主要表达的是离别的悲伤和失落感。诗人通过“噫唏吁行送吴郎”开篇,立即传达了一种深情厚意的送别场景,同时使用“美玉无当,在中道长”来形容吴郎离去后,留下的遗憾和空虚。

  2. 象征意义:诗中的“美玉”和“桂花酒”象征着美好而珍贵的友情与礼物。诗人通过这样的比喻,加深了离别的情感深度,使读者感受到一种既珍贵又无奈的情绪。

  3. 文化背景:在古代中国文化中,“桂树”常被视为坚韧和高洁的象征。桂花也常被用来象征美好的事物或者友情的美好。因此,这首诗中的桂花酒不仅仅是一种饮品,更蕴含了诗人对于友情的珍视和怀念。

第二首《留别》

原文
忆与君别年,种桃李满村西。
今年春草绿,王孙归不归?

解析

  1. 回忆与现实:诗人通过回忆与吴郎分别时的情境,以及现在春天到来时的景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春天的到来不仅带来了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色,也触动了诗人对于旧友是否归来的忧虑和期待。

  2. 情感深化:这首诗通过对“种桃李满村西”这一景象的描述,展现了时间的流逝和变迁。桃花盛开的场景不仅是春天的标志,也象征着友情的短暂和美丽。诗人借此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友情的珍惜。

  3. 象征意义:桃李作为春天的代表,不仅代表着自然界的复苏,也象征着生命力和希望。通过将这种自然现象与友情相比较,诗人强化了对友情易逝的哀叹和珍惜当下的情感。

第三首《梦李白二章·其一》

原文
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江南瘴疠地,逐客无消息。
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恐非平生魂,路远不可测。
魂来枫林间,魂返潇湘浦。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

解析

  1. 生死之别:此诗反映了诗人对生死离合的深切感慨。诗中“死别已吞声”表达了对朋友去世的悲痛和无法接受的事实,“生别常恻恻”则描述了生与死的交替带来的痛苦和不确定性。

  2. 梦境与现实:“江南瘴疠地”,这里的“瘴疠”指的是南方湿热的气候和疾病,暗示着诗人因长期漂泊在外而身心俱疲,甚至可能患上疾病或身体不适。

  3. 象征与意象:“魂来枫林间,魂返潇湘浦”中的“魂”象征着生命的脆弱和无常。枫叶在秋天变红,而潇湘浦则是诗人流放之地,两地的地理距离象征着生与死的距离,而梦中相见则表达了对彼此的思念和牵挂。

  4. 情感表达:整首诗贯穿着一种深深的忧伤和对友情的珍视。尽管身处异地,诗人依然通过梦境与故人相见,表达了对朋友不变的思念和对未来重逢的渴望。

这些分析展示了杜甫在晚年作品中如何通过具体的情景、象征、文化背景以及个人情感,深刻地探讨了人生、友谊及离别的主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