噫唏吁,送君行,出门去。十年一剑鹈霜寒,未试先催哀鸟语。
破家试法汤网宽,夜静天高涕如雨。丈夫违时何足嫌,恨不小心事圣主。

【注释】

噫唏吁:叹息声。行送吴生:饯行送别吴生。吴生,即吴元济,为唐宪宗所杀的淮西节度使李师道的养子。

鹈(tī):水鸟名。霜寒:指霜降时节。

汤(zhāng)网:张网捕鸟。

事圣主:侍奉圣明君主。

【译文】

叹一声再叹息送君去,你出门远走。十年磨一剑,霜气已染霜刀寒。未曾施展本领便催人悲戚。

家破如破屋试法张罗网,夜静月高星斗满天泪如雨。丈夫不逢时何足恨忧?只恨自己没小心侍奉明君。

【赏析】

这是诗人在安史之乱平定后,于大历五年(778)所作,是一首七言律诗。全诗以“嗟嗟”起调,写送别友人吴元济的情景。首句“噫唏吁”,叹一声再叹息。次句写“行送”友人吴元济,说吴元济离开京城赴任。“十年”,从时间上交代了与友人分别的时间之久。“一剑”,比喻自己的剑术尚未施展。“鹈霜”句,用《楚辞》中屈原《哀郢》“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的意境,点出季节特征,同时暗示自己因政治失意而抑郁不平的心情。“未试”两句,进一步渲染这种心情,说自己尚未施展才华就遭遇挫折,心中悲愤难平。这几句是全诗的关键,表现了诗人壮志难酬,郁郁不得志的复杂心情。三四句写“破家试法汤网宽”的情景。“破家”是说家业被毁,“试法”是说尝试法律、触犯禁令,“汤网”即喻指受酷刑。诗人用“汤网”,暗讽当时统治者残酷镇压人民。“夜静天高”四字,又照应首句中的“噫吁”。“涕如雨”一句,既写出了自己因国运衰微而伤心落泪,也写出了吴元济因遭迫害而流泪的情形。末两句写诗人对时局的看法。诗人认为,“丈夫违时何足嫌”,“丈夫”,这里指有志之士和能臣;“何足嫌”,意思是有什么值得嫌弃的呢?诗人认为,像吴元济这样的有志之士,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中受到迫害,不值得同情。“恨不小心事圣主”,是说如果自己能够小心侍奉圣明君主,就不会遭到不幸的结局了。这两句是说,自己虽曾立志要为国效力却未能如愿,但并不因此而痛恨自己没有遇到圣明天子。诗人的这种思想,正反映了他在政治上的失意。这首诗写得沉痛悲切,情真意深,充分显示了诗人忧国忧民的爱国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